房主老爺子名叫周景林,老太太姓張。
和兩人簡單交談過後,王滿銀就帶著蘭花檢視房屋情況。
一進院落,六間半房子,整個面積差不多有三百平方。前面三間門面,中間隔著庭院,地面鋪有青磚,後邊則是三間堂屋。拐角另搭建有一個小小的廚房,面積太小,只能算半間。
牆壁高處還能夠看到一些磚雕,可惜都被砸碎了。
其實沒什麼可看的。
只要地段好,一切都OK。就像後世某位大佬所說那樣,做房地產最重要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對於房子的位置,王滿銀非常滿意。
黃原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歷代都是屯兵禦敵的重鎮。
整座城市坐落在一條大川道里,四周被山峁包圍,黃原河穿城而過,城市主要部分集中在河西岸,目前大致有三縱三橫六條街道。
其中南北街道和東西大街組成本城的商業中心,也是全城最繁華地帶。
這套房子距離十字路口不過三四百米,絕對稱得上位置優越。
至於房屋目前的情況,其實王滿銀並不是很關心,大不了之後推倒重建。
確認沒什麼大問題,他又扭頭詢問婆姨,隨即爽快開口道:“周老爺子,房子我們買了!”
“什麼,你們真打算買,不用再和家人商量一下?”周景林和妻子對視一眼,有些驚訝問。
他們第一次見到有人買房這麼隨意的,連價都沒有講。
其實兩口子喊價兩千五百元是留有一定餘地的。
“不用商量,這事兒我們兩口子就能做主。老爺子,要沒什麼意見,咱們現在就可以找中證人,然後籤合同房契。”
王滿銀做事向來如此,不喜歡拖拖拉拉。既然決定買下,自然想快點辦完。
見他滿臉認真,周景林兩口子終於確定不是開玩笑。
隨即,老爺子詢問道:“你們打算去房管局籤房契,還是咱們私下裡籤一個契約。先說好,去房管局的話,百分之六的契稅要你們掏。”
私下籤房屋買賣合同,在古代叫白契……這種容易出現扯皮的情況。經公叫紅契,相當於在房管局做過備案擔保,不過要交百分之六的契稅。
房價兩千五,差不多要交一百五十元。
大錢已經花了,王滿銀自然不在乎小錢。他更想把事情辦圓滿,不留下任何問題和麻煩。
所以聽老爺子說完,王滿銀當即表示去房管局籤合同。
接下來,事情變得簡單。
周老爺子夫妻倆請了鄰居幫忙當中證人,王滿銀這邊的中證人則由董剛擔當。
而後,幾人同去街道辦蓋章。
董剛在黃原市生活多年,對方方面面的人都比較熟悉。由他出面,周景林順利拿到證明檔案。
再接著,他們又去房產局籤《買賣房產契印存根》。
簽字時,王滿銀特意看了一下具體內容。上邊關於房屋具體位置,總共幾間,左鄰右舍都是哪家等等,標註非常詳細。
周老爺子夫妻倆非常配合。對他們來說,早一天將房子處理掉,也能提前去秦安市給女兒幫忙哄孩子。
錢貨兩清,雙方和中證人在房契上籤下名字,蓋上房管局的大印……理論上,房子現在已經歸王滿銀所有了。
不過周景林兩口子根本沒想到能這麼快賣掉,事先也沒有找好其他住處,所以還要再住一晚上,等明天東西收拾好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