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禪溪剛喝了兩口飲料,看到這一幕,頓時陷入了沉默。
李珞和顏竹笙一邊喝飲料一邊退到場外,看應禪溪和喬新燕繼續打羽毛球。
不得不說,應禪溪確實還挺厲害的。
一方面,附一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接觸羽毛球的唯一時間,也就是在每週的體育課上。
所以大家的技術水平,實際上都半斤八兩。
除非是顏竹笙這種從小就愛打羽毛球的,不然大家的真實水平,有時候可能完全就取決於誰來發球。
技術稍微好一點的,能互相接住幾個球,就算是很不錯了。
而像是應禪溪這樣,不光會接球,還會偶爾扣扣球,思考一下球要往哪兒打的,已經算是很厲害了。
而另一方面,自從開學以後,應禪溪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會被李珞叫起來,跟著一起到學校操場這邊晨跑。
再加上應禪溪原先身體素質就不差,之前甚至還能在學校運動會的女子100米當中跑進決賽。
現在又有了每天晨跑的訓練加持,體能遠比一般的女生要好得多。
可惜啊……徐有漁上高一的時候,李珞還不認識她呢。
不然還真想看看學姐在球場上風采。
不過以徐有漁的性格,估計是不會報名參賽的就是了。
傍晚簡單的找了找手感後,四個人便各回各班去上晚自習。
等到第二天週一,下午最後一節課結束後,羽毛球和乒乓球的比賽,也正式吹響了開賽的號角。
每天傍晚的比賽,從傍晚五點,一直持續到六點鐘。
預留了半小時,給最後的參賽同學去食堂吃晚飯。
其他幾個專案李珞不是很瞭解,就女子羽毛球的比賽,李珞看了看顏竹笙這邊收到的賽程,大致瞭解了一下。
跟班級籃球賽一上來就搞淘汰賽不同。
羽毛球這邊的報名人數總共有64個人,總共兩週的賽程,第一週是初賽,第二週是淘汰賽。
為了照顧大家的比賽參與度,所以初賽不是單敗淘汰賽制,而是採取了瑞士輪的方式。
贏一局就積一分,只有同等積分的人才會被抽籤到一起對局。
每個人每天參加一場比賽,總共參加五場初賽,最終五局裡面贏了三局及以上的32位選手晉級淘汰賽。
“怎麼正好64個人?”李珞看了眼顏竹笙遞過來的賽程安排,不由好奇問道。
“好像最初報名人數只有五十多個。”顏竹笙說道,“後來羽毛球社那邊又想辦法拉來了幾個人,給湊到64個了。”
“怪不得。”李珞點了點頭,隨後問道,“你今天什麼時候上場?”
“8號球場第一局。”顏竹笙走在前往操場的路上,指了指邊上的一個羽毛球場地,“歡歡是7號球場第一局,溪溪是3號球場第二局,新燕在4號球場第二局。”
在操場入口處,來看比賽的同學們人來人往。
李珞和顏竹笙在這邊和應禪溪她們匯合後,便率先朝著顏竹笙的8號球場走去。
除了女子羽毛球,同步進行的還有男子羽毛球,以及男女的乒乓球比賽。
相比之下,男生報名羽毛球的人要少很多,大多要麼參加籃球賽去了,要麼就是去報名了乒乓球。
羽毛球倒是女生人數更多一些。
附一中的羽毛球比賽,為了比賽能快一點進行,所以瑞士輪都是一局定勝負,而且一局只有15分。
誰先拿到15分就贏。
在這樣的情況下,顏竹笙一上場,就乾脆利落的拿下了比賽,壓根沒給對面的女生留下一絲機會,直接150結束遊戲。
在旁邊看比賽的應禪溪眨了眨眼,隨後扭頭看向李珞,忍不住問道:“竹笙她以前練過的嗎?”
“額……也不算專門練過吧。”李珞無奈笑笑,“就是袁阿姨比較喜歡打羽毛球,所以她也從小打過不少,算是比較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