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任何政策,都架不住時間流逝……就像是程式執行一段時間,不免產生漏洞。
軍戶也一樣,到了第二代人,不是每家都生一樣的孩子,也不是每家都有足夠的男丁……有的人沒有男孩,這一戶自然就沒了。有的人家好幾個男孩,但是按照規定,只需一個人頂替,其餘算作軍餘。
普通軍戶如此,那些將領也同樣如此,從指揮使,到千戶、百戶,他們通常都會娶好幾個女人,孩子眾多。
通常情況下,原來的軍事編制,過了一兩代人,就會變成地主豪強。
那些世襲的千戶和百戶,變成了大小地主,原來的軍戶淪為佃農……這時候就沒人打仗了,那該怎麼辦?
彆著急,不是又家丁嗎!
明朝將領都喜歡豢養家丁,把最好的武器裝備給他們,俸祿豐厚,待遇最好,遠遠勝過普通士兵。
這個看起來很奇葩,但只要把他們想成地主家裡的護院家奴,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陛下,以臣觀之,軍戶兼併土地,壓榨將士,遠勝過普通的地主千倍百倍!畢竟地主和佃農之間,還有個朝廷,能夠約束一二。但是到了衛所,長官就是地主,田地產出也要上繳衛所,從頭到尾,都是那些衛所官掌控,風雨不透。長此下去,邊防空虛,兵力枯竭,打不了仗,保護不了國家……陛下宜早做打算。”
這是解縉和朱棣講的,朱棣越想越是惶惶不安……其實以他的雄才,倒是不太擔心,畢竟那些隨著他靖難的兵將,就能維持大明兵馬的戰力。
可問題是一旦這些人消耗光了,未來怎麼辦?
靠軍戶嗎?
眼下的軍戶就已經崩塌了。
靠著募兵?
解縉也講了,眼下國庫空虛,都拿不出太多的錢,等到日後,只怕更沒有錢募兵。
而且人馬的戰鬥力,也不單純是花錢就能解決的,不然狗大戶也不會被拖鞋大軍追著打了。
因此必須拿出一套可長可久的軍制,改革軍戶,提升戰力,才能保住大明的長久……
朱棣正在盤算這些事情,徐景昌就把查到的事情,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啟奏陛下,池州衛五個千戶所,現有兵馬三百七十人,額外還有家丁一百四十七人,剩餘軍戶,悉數消失……其中多數淪為千戶官、百戶官的家僕,還有足足六百人,在池州開山取石。而這處石場,並非朝廷核准。”
朱棣一聽,勃然大怒!
什麼意思?
他還在想著怎麼辦,這幫東西已經讓衛所崩塌了?
“簡直豈有此理!”朱棣立刻怒吼道:“人呢?給朕抓起來!”
徐景昌道:“啟奏陛下,涉案的千戶百戶已經拿下,另外都督陳俊,順昌伯王佐已經被控制住,還有個駙馬王寧,臣還拿不準……陛下看要不要抓起來?”
“抓!立刻去抓!”朱棣怒喝道:“朕現在就要問問他,到底是什麼居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