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舉動很快又驚動了另外一些人,那就是翰林院,國子監,詹事府,還有六科廊……沒錯,這些衙門是傳統的清水衙門,品級低,權力小,日子苦。
還沒有晉升的出路。
朱棣從詞臣當中挑選人員,進入內閣,輔政天子。
毫無疑問,是他們最好的一條晉升途徑。
萬萬不可讓六部得逞。
別看這幫人品級低,但勝在數量多。
比如翰林院檢討胡儼就直接指出,如果按照吏部的提議,等於將通政司變為政事堂,六部尚書就是兩宋的同平章事,靠著旬會的方式,形成了事實上的群相制。
等於違背祖制,萬不可答應。
他這一上書,頓時引來了無數的附和。
徐景昌每天就在通政司,樂顛顛看著爭吵的奏疏,一堆支援蹇義,一堆支援胡儼,雙方你來我往,簡直妙不可言。
“吵架好,越吵越好玩。統統都送給陛下,讓陛下發愁去吧。”
徐景昌翹著二郎腿,儼然當朝第一樂子人。
你們不鬥,我哪來的戲看?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
他還哼唱開了。
正在徐景昌高興的時候,姚廣孝來了。
徐景昌也不意外,“大師是又想素齋了?我心情好,不用您老幹什麼,我請客。”
姚廣孝點頭,這一次足足弄了十八個菜,擺了滿滿一桌子。
“徐通政,你不用老衲幹什麼,老衲倒是要告訴你一件好事。”
“什麼好事?”徐景昌不解道。
姚廣孝笑道:“是這樣的,大殿下在北平發來了一份奏疏,追思舅父,請求陛下加恩,讓你繼承武陽侯的爵位。”
襲爵了?
徐景昌就是一愣,自己有官職在身啊!
難道可以回家了?
姚廣孝夾著一塊排骨,笑吟吟道:“陛下不光同意了,還要賜你太子太保銜,通政使依舊。”
徐景昌更為驚訝,還有這等好事?
“對了,陛下也同意六部九卿旬會,以品級最高者,主持旬會。”
徐景昌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那幾個尚書都是二品吧?”
“沒錯,只有你是從一品。”老和尚笑眯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