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久安和崔染心在金沙客棧一住就是五天,再有耐心的人也經不起漫無時日的等待,今天一早崔久安就整理好所需物品與昨日倉家藥鋪約好的萬大夫一起出發。
萬大夫對這片原始深林還算熟悉,他經常會來採藥,這裡很多藥農也會入山採藥,只是大家不敢到太深處,因為那隻能有去無回,住在深處百藥谷的杜神醫,卻能出入自如。
“崔小哥,你這妹子的嗓子只有杜神醫能治,雖然他已是古稀之年可是眼明手快只有他的一雙巧手能割去你妹妹嗓內的肉塊,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帶你們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去百藥谷的路,不過我們切不可勉強,知道嗎?這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在去深林的路上萬大夫一直小心提醒。
“倒時我們都聽萬大夫你的。”崔久安配合的應答。
“不過要是聽我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再等等,那杜神醫已經有三個月沒有出山,過不了一個月他肯定會出來的,你們年輕人就是性急,可是有些事是急不來的。”萬大夫五十出頭,頭髮鬍鬚已經斑白,還好身子骨硬朗,就是到了這個年紀人有些囉嗦,一路上說個不停。
來到森林入口萬大夫給了崔久安和崔染心一人兩段半臂長的竹竿。
崔染心不解地看著萬大夫,萬大夫解釋道:“入山採藥不能講話,會驚動那些有靈性的小東西,到時候要是走散看不見人,就敲一敲手中的竹子,聞聲定位用。
崔染心明白地點點頭,把竹子握在手中,細細觀察發現上面還有一排小洞。
“這些洞是為了讓竹子發出的聲音傳的更遠。”崔久安低聲為崔染心解惑,前面的萬大夫聞言點頭讚許,雖然只接觸過幾次然他卻認為崔久安真是一個學醫的好苗子,只可惜這二人一看就出自名門,怎麼會學這注定枯燥難解的藥理。萬大夫越想越覺得可惜,自己和杜神醫一樣有個遺憾,一直沒有遇到一位資質聰穎的傳缽人。
巍峨險峻的山被參天古樹覆蓋,遮天蔽日難見日光,斑駁陸離的光影給人之罕見的密林透著幾分神秘與幽深,由於採藥人的稀少所以森林中本無路,就算被踩踏過的青草枝葉,第二日到來在雨露的滋潤下又重新煥發生機。
萬大夫穿梭在密林中,隨手摺斷枝頭,這樣可以更好的辨別方向不易迷路,一路深入林中,已是初夏時節林中靜謐無風,讓人胸悶難耐,萬大夫遞給二人一粒紅棕色的藥丸,繼續前行,突然聽到窸窸窣窣的響動從不遠處的草叢中傳來,一條蛇尾露出草叢,萬大夫掏出藥罐開啟在他們三人的周圍倒上,果然那響動漸漸遠離。
危險過後萬大夫一臉喜色地朝剛才的位置跑去,趴在草叢中尋找,然指給身後的二人細看。
崔久安一眼就認出了那是一株人參而且已經有數百年之久,可是萬大夫並沒有動手開挖,而是在人參旁邊的大樹上留下記號,他笑著捋捋鬍子領著崔久安和崔染心繼續往密林中深入。
其實萬大夫年幼時去過幾次百藥谷,他對外謊稱不識是怕被有心人利用,因為尋找杜神醫和覬覦百藥谷的人很多,他可不想惹禍上身,說來他和杜神醫也算師出一門,算起來他得管杜神醫叫一聲“祖師爺”杜神醫和自己相差二十歲,可是輩分卻高出自己許多。
萬大夫從來不是譁眾取寵的人,所以那些身份的加持他也無需,只想守著這片森林,在攀楊鎮行醫救人盼著孫兒們早日成人。
夕陽西下徐輝照不進枝葉繁茂的密林,所以他們的步伐也加快了,萬大夫不再採集草藥而是往目的地直去,本來他並不確定能找到百藥谷,畢竟幾十年沒有去過,但是剛才的那株人參讓他堅定了方向,記得上次去時他還是在父親的帶領下,就在那個位置父親發現了那株人參,只是他們趕著進谷沒有時間採挖,挖一株人參很是費時間,尤其是這樣的有數百年年份的人參根鬚錯節與樹根互相纏繞沒有數個時辰是挖不出來的,而那次錯過以後,父親再也沒有入過這片老林,這次他做好標誌等到入秋人參結了紅果子再來採挖。
雖然前方依舊昏暗,可是隱約有潺潺水流聲,萬大夫興奮地叫出了聲:“就是那邊。”
尋著水流聲繼續前行,崔久安一直緊緊握著少女的手,不敢半點鬆懈,突然茂密的樹林就此斷開,前方豁然開朗,數十里只有草木的身影不再是枝椏交錯的叢林,有一條羊腸小徑直往谷中延伸。
“我們今日的運氣真的不錯,等會見到杜神醫他老人家把那兩壺好酒先奉上,知道嗎?”萬大夫的目光落在崔久安左手中的兩罈佳釀,也不知道這小子怎麼知道祖師爺喜好的,不過看在這兩壇百年陳酒的份上,祖師爺應該願意一試。
三人順著卵石小道被一彎泉水阻隔了去路,萬大夫脫下鞋襪趟水而過,崔久安和崔染心同樣如此,山泉溫和並不寒冷,山石被泉水沖刷的格外乾淨沒有汙垢,過了山澗三人穿好鞋襪依舊順著卵石路前行,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月輝下的山谷空曠幽靜,數不清叫不出名的草藥蔓延不絕,萬大夫再次被獨住山谷的老人折服。
“前面不遠應該有幾件石屋的?怎麼不見燈亮?”萬大夫將心中的疑問說出口。
祖師爺不會是出什麼事了?萬大夫畢竟年紀大了走了一天的山路,現在一焦急被腳下的石頭絆住差點摔跤,還好走在他身後的崔久安扶住了他。
“萬大夫,那裡有堆石頭,我們去那坐著歇會腳。”崔久安把兩壺酒遞給崔染心,扶著萬大夫走到石塊前剛準備坐下就聽到黑暗中一個洪亮的聲音。
“不能坐——小心我的蠍子把你那屁股夾爛。”
崔久安踢翻石塊果然裡面有東西爬動。
“祖師爺你這怎麼黑燈瞎火的?”萬大夫四處張望,並不見人影。
崔久安和崔染心聽到萬大夫的對杜神醫的稱呼面面相覷。
“小萬子,你來有沒有帶蠟燭?和吃的?最好再有一壺好酒!”中氣十足的聲音完全不像七十歲的古稀老人。
“祖師爺吃的有,好酒也有,就是沒帶蠟燭,你人在哪啊?”
聽到好酒二字,石屋後面走出一頭黃牛,黃牛上端坐一位老者,說是老者可是黑髮俊容看上去比萬大夫還年輕十幾歲,崔久安想來自己被倉實一聲“老不死”誤以為杜神醫應該七老八十步履蹣跚,可是如今告訴他黃牛背上的中年人是杜神醫,也是有幾分懷疑,同樣吃驚的還有拎著酒的崔染心,就算不是仙風道骨也該是衣著得體,可是眼前這位中年人一身破舊的青衫也太寒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