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響了,一梭子彈掃射向敵人,打倒了一片,其餘的敵人回頭就跑。
陳吉哪裡放過這群敵人,抱著輕機槍,躍出工事,端著機槍就是一陣兇猛的掃射,把敵人趕了下去。
這天,就陳吉一個人,打死了五十多個敵人,佔全連殲敵總數近半。
他們在院裡堅守了七天七夜,便開始轉移。
其他堅守陣地的部隊雖然同敵人接觸的不多,但都度過了一段非常艱苦的日子。
天寒地凍,戰士們日夜蹲在山頭,不少人凍壞了腳,吃的也十分困難,常常幾天吃不到一頓熱飯。
在甑山防禦的三四一團部隊,幾天很少有吃喝,最後只好喝尿。
這樣艱苦的日子,使參戰戰士們終生難忘。
十一月七日,東線志願軍主動放棄黃草嶺。
八日,西線志願軍主動撤離飛虎山、德川等地,繼續迷惑敵人,使敵人錯誤地認為,中國志願軍‘怯戰退走",‘不是一個不可悔的勢力",驕傲的以為是它們所開展的‘空中戰役"取得勝利,迫使後方支援的志願軍‘不能進入戰場"。
十一月九日,麥克阿瑟得意地對華盛頓的將軍們大吹大擂,說他能夠‘阻止具有足夠力量的增援部隊跨過鴨綠江",他‘封鎖了戰局,切斷了敵人的補給和增援",並狂妄的聲言,要發動全面進攻,不久將結束朝鮮戰爭。
志願軍的行為,確實迷糊了所有的敵人。
縱觀當前的朝鮮戰場,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兵力尚且不詳,在美軍眼中,是三個師的兵力。
第一次戰役,雲山失利,它們認為,是中國人出現的突然,它們沒有做好預防準備,以至於被中國人搶佔了先機。好在後續他們穩住了戰線,並開始一系列措施。
在西線,各部開始向中國人的陣地發起猛烈進攻,企圖搶佔丟失的陣地。
在東線,開闢東線戰場,拉扯中國人被迫同他們在東線展開戰鬥。
在天空,航空母艦派遣遠端轟炸機,炸燬鴨綠江大橋,切斷敵人的增援路線。
在機場,派遣空軍飛臨敵人後方,轟炸敵人補給線。
在地面,大量機械化部隊投入戰場。
三個師的中國人,無法應對這場戰鬥,他們在堅持了幾天後,終於‘頂不住聯合***兇猛的進攻,開始全線收縮,撤退"!
這對聯合***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好訊息。
麥克阿瑟野心勃勃,他堅定的認為,這是一次結束朝鮮戰爭的最佳時機。
然而。
在志願軍方面。
第九兵團先頭部隊於十一月一日秘密入朝,前往東線分割包圍東線猖狂進攻的陸戰一師。
在西線。
第一批入朝兵力達二十六萬之多,麥克阿瑟錯誤估計志願軍兵力,誤認為志願軍僅有三個師。
這是由於,志願軍裝備劣勢,火炮劣勢,哪怕一個軍的兵力,但在火力上所表現出來的,幾乎和一個師相當。
前線的指揮官這是經過認真的觀察,才把透過敵人火力配置判斷敵人兵力,隨後把情報上報給麥克阿斯。
實際上,西線志願軍兵力達到了可怕的二十六萬人。
收縮防線,也僅僅只是志司給麥克阿瑟上的***,就是要讓聯合***認為它們的計劃奏效了,我軍不堪壓力,開始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