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人民為紀念志願軍,在飛虎山建立了一座紀念碑,上面鐫刻著:
「飛虎山上萬虎飛,成仁取義英明垂,血灑朝鮮金碧土,中朝友誼共日暉!」
三三五團穿插中一舉攻佔飛虎山,並堅持五晝夜,抗擊偽軍一個師和部分美軍,斃傷俘敵2200餘人,威震敵膽。
甚至在日本出版的一本名人錄上,專門對範天恩進行了評價,足以見得飛虎山一戰在國際上的影響。
黑夜消沉,夜無邊,一片寂靜。
零星飄落的雪花,帶著絲絲冰涼。
歷經數日的激戰,三三五團戰士們身上的硝煙味濃郁,保持著沉默,認真趕路。
他們當中,有不少親愛的戰友,永遠留在了飛虎山上。
肖和平抱著槍,盯著四周:「咱們要去戰地醫院嗎?」
周茂問:「去戰地醫院幹啥?」
肖和平說:「找班長啊,也不知道班長的腿傷好了沒有。」
周茂道:「咱們正在撤退,我估計野戰醫院也開始撤退了,到後方看看吧,指不定咱們還能在後方碰到大老劉呢。」
夏遠從連部趕回來,兩人瞧見他,忙問:「夏遠,咋樣,為啥撤退啊?」
夏遠沒說太多,只是簡單的說道:「戰略轉移。」
戰略轉移,這也是我軍對戰士們講的老傳統了,大夥聽了,雖然思想上不得勁兒,卻也沒有說什麼。
畢竟在國內戰場的時候,戰略轉移可不在少數,實際上大夥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但這次實在是太突然,而且他們和敵人打了這麼久,一直被動挨打,少有主動出擊。
唯一主動出擊的,也就只有三連夜襲敵軍駐地的那次,可是一場大勝利。
因此,各連隊都期盼著,能主動出擊,他們也好好的立一次大功。
甚至,有的連長揣摩上級,他們堅守飛虎山是為後方爭取時間,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向軍隅裡發起進攻了。
發起進攻的訊息沒有等到,卻等來了撤退的訊息。
夏遠盤算著時間,估摸著第二次戰役就要開始了,這次後撤是不是跟第二次戰役有關係?大機率是跟第二次有關係。
飛虎山戰役打的相當完美,僅用了一個團,就阻擋了李偽軍一個師的兵力,連帶著美軍也一同阻擋在了飛虎山另一邊。
這給後方爭取了大量的時間,用以調整軍隊部署。
肖和平忽的感覺一股冷風吹過來,抬起頭道:「是不是要變天了,我怎麼感覺越來越冷了。」
夏遠抬起頭,感受著絲絲冰涼的雪花,落在臉頰上,舔了舔嘴巴:「應該是,前幾天還下著雨夾雪,現在就下小雪,估計用不了多久,雪就變大了,說不定到時候要大雪封山了。」
大雪封山。
聽著夏遠的話,周圍的戰士都紛紛抬起頭,看看天空,覺得夏遠說的是對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夏遠在三連的地位是直線飆升,不少戰士對這個年紀小的戰士充滿了崇拜,戰爭年代,崇拜強大的戰
士,這是在軍中普遍的現象。
武器裝備劣質,軍中盛行強身政策,強大自身,強大戰士們的單兵作戰能力。
越是這樣強大自身的政策,戰士們對強大的戰士就越發的崇拜。
「夏遠還懂得這些。」
有戰士笑呵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