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公里長的地段上,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並肩作戰,對敵人的三八線防禦陣地發起了攻擊。比較艱辛的是右鄰三十九軍擔負突破臨津江突破口。
河面較寬,敵人沿江設防,是個險要地段,幸運的是臨津江已經結了很厚的兵,為突擊部隊提了方便的條件。
在漢灘川正面的金谷裡、永平、東豆川、抱川、議政府等地,偽六師、偽二師、美二十四師、騎第一師的不妨去。三十八軍計劃以一一三師和一一四師擔任並肩突破。
一一三師以三三七團、三三九團為第一梯隊,在君子洞、蒼玉屏以南地段突破敵防禦,攻佔天德山,而後向抱川、議政府方向發展,與右鄰友軍合擊偽第六師。
一一四師以三四零團、三四二團為第一梯隊,於金水亭裡涉永坪川,向新岱以南敵人實施突破,然後向楸洞裡、葛月裡方向發展進攻。
一一二師作為預備隊。
突擊部隊事先悄悄運動到漢灘川前,抵近敵人的鋼鐵防線,戰士們或反穿棉衣,或披著白布單,靜靜地隱蔽在風雪裡,等著攻擊時刻的到來。
這晚上敵人比任何都要警覺。
黃昏後就不敢出來活動,但又害怕中朝軍隊突然發起攻擊,在三八線上亮起了比往日更多的照明彈。
為了破壞敵軍前沿障礙物,掃除地雷,壓制敵炮,為步兵掃清道路,入朝以來第一次集中使用了志願軍的炮火。
除各師的炮兵外,還有炮四十六團、炮二十五團參加戰鬥,由於炮射程短,因此他們需要把炮兵陣地儘量推前加大向敵人縱深射擊的距離。
為防止敵人報復,又採取了炮位分散、火力集中的辦法。
31日17時。
我軍的炮火怒吼了。
漢灘川兩岸炮彈爆炸的火光飛濺,一時間噼裡啪啦,宛如城市裡的萬家燈火迎接元旦的到來。
負責突擊的戰士們凝望這一幕,高興起來:
“看吶,這是我們的大炮,是我們的大炮!”
“我們的大炮終於響了!”
“哈哈哈哈!現在,也讓敵人嘗一嘗咱們炮彈的滋味。”
三八線上的奇寒早就侵襲美軍和偽軍,他們一個個凍得瑟瑟發抖。
夜幕降臨,天色又是那麼黯淡無光,空氣都被寒冷凍結、凝固,他們預感到1951年的元旦,又將是個倒黴的日子。
而現在,志願軍突然炮火齊鳴,更使得他們感到徹骨的寒意,想起清川江岸和長津湖畔遭到志願軍的打擊,他們就不寒而慄起來,有一種大禍臨頭,慌忙‘打揹包’,準備逃跑了。
一一三師攻擊的正面是天德山,這是個很高很陡的山,江師長帶領幹部到555高低觀察地形,發現天德山比555高地高多了,而且坡度達80度左右,上山小道系‘之’字路,且雪後凍了冰,走起路來一跐一滑。
他曾建議梁同志不要從正面攻,可以從山的左面打出去。
梁同志考慮此處為敵人的制高點,不佔領它難以放敵反撲,他在電話上嚴肅地說:
“不打先天德山,不算你們完成任務!”
從攻破敵人固守‘三八線’陣地來說,軍長這個決心是對的。
一一三師指揮所是在漢灘川前挖的地溝,江師長在這裡待了一天,晚上他令三三七團一營主攻天德山,一營從正面攻,兩個營從側面打。
打了一夜沒能打下來。
還是三三九團從側翼插入了敵人陣地之中,第二天拂曉,三三七團連續攻佔敵人6個山頭,全團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踏著積雪,爬冰坡,連續攻佔大小山頭14個,將偽第六師第十九團二大隊擊潰。
三三九團順利地突破了君子洞以東135高地三道防線,於元旦1日8時,佔領了射亭裡554高地後,繼續向抱川、靈芝洞攻擊前進。
一一三師指揮所鑑三三九團攻擊軸線偏左,江師長讓劉海清副師前去指揮,並命令三三八團從天德山進入戰鬥。
一一四師三四零團擔任突破永平裡地段的任務,由於關團長曾4次派偵察隊偵查地形道路,對突擊道路比較熟悉,突擊隊在炮火掩護下架設好了便橋。
僅用了十幾分鍾就突破敵人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