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出動大規模的兵力圍剿碾坪根據地,致使根據地於危難之間,第二道方案則會成為一條新的道路。
總之,兩條方案都用得上了。
最關鍵的一點,根據地設立之後,將會把農會發揚光大,會把紅軍的政策發揚光大,受益的是廣大的農民,他們知道了紅軍的好,自然而然的就會把紅軍和軍閥的軍隊進行比較,孰好孰壞,對比便知。
屆時敵人圍剿根據地,農民就是他們最強大的依靠,哪怕被迫進行轉移,發揚光大的農會和紅軍政策就會用得上,路過的農民將會積極地伸出援手,掩埋他們的蹤跡。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另外一個問題。
“如何在短時間內將自己手中的武裝力量發展成為一股讓敵人畏懼的力量呢?”
夏遠心中十分清楚,在根據地成立初期,蔣集團對根據地採取了圍剿之策,但在白色恐怖時期,大量人員被屠殺,甚至包括他們自己人,人數超過三十萬,以至於蔣集團在縣級以下的組織全部被摧毀,這些地區又被當地黑勢力以及地主控制。
這也是為什麼他在碾坪村看不到一個國軍人影的原因。而這就是他的機會,農村是敵人的漏洞,她也曾經說過,農村包圍城市,敵人的漏洞就是我軍進攻的方向,只是目前他手中的力量十分薄弱,想要將其打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根據地是不現實的。
唯一的好處就是他擁有這個世界的人所沒有的眼光,同樣也有來自未來世界的先知能力,他熟知未來的行駛走向,同樣熟知紅色的每一步行動決策,知曉如何做是最正確的。
“人民!”
他在本子上寫下最後兩個字,便把本子收起來上床睡覺去了。
有句話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再好的計劃也趕不上突如其來的變化,生搬硬套不顯示,任何一條成功地道路都是難以複製的,但成功的方式是可以借鑑的,只是要做的就是在困難到來之際,你能夠想出的應對方式。
一個排的紅軍,勢單力薄,他必須要依靠人民。
翌日。
籠罩在山霧中的碾坪村被一聲雞鳴打破了村子裡的寧靜,一道道人影著急忙慌的出現在村子裡的道路上。
“快點,快點,大傢伙都快點。”
以李老爺子為首的碾坪村村們很快就趕到空場,他們看到的是一群衣著淳樸的青年正在進行簡單的訓練,夏遠負手而立,嘴裡喊著: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青年們排成排,正跟隨著夏遠的口號進行著原地踏步,很明顯的能夠看出來他們的動作參差不齊,夏遠倒也很有耐心的繼續喊著:
“左右左......左右左......”
很快,就有青年手忙腳亂的跟不上了。
“夏排長。”李老爺子走上前。
“李慶明!”
“到!”
“出列!”
“是!”
李慶明小跑著過來,有些笨拙的立定,敬軍禮,“排長!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