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張一謀工作室。
軍訓的衣服已經領了,明天將正式開始,陳瑾這半個月還得住校,所以確實要回來收拾下。
不過他眼下正在跟張一謀和兩個文學策劃,說著《人生大事》。
“三妹拿著他爸的骨灰,放到了煙花炮筒裡!”
“隨著煙花直接燃放到了半空……”
“這是三妹能想到的,給他老爸最體面的一個葬禮!”
“不過就在這時,三妹接到了一個電話,小文丟了,所有人一起尋找,最後小文其實是被她媽帶走了,但她不想跟著她媽,而是選擇了跟莫三妹一起生活……”
電影的原版結尾其實挺扯淡的,小文的媽媽跟主角莫三妹在了一起,有種強行圓滿的感覺。
雖然看上去閤家歡,對票房和商業性有增加,因為所有人都喜歡看完美的大結局,但作為得獎片,這樣處理就會顯得很狗血,反而顯得刻意,落了下乘。
不過陳瑾還是說了出來,看看幾個編劇和老謀子的意思。
“……”
但聽完故事的兩個文學策劃,還有張一謀,都有些眼神直勾勾的看著陳瑾。
這個故事,陳瑾說了大概十多分鐘,包括莫三妹入獄,而後重新做人,人設的刻畫……因為他體驗過,印象很深刻,而且原片也看完了,所以講的很是投入。
“這……張導!”
旁邊圓圓臉大概40歲左右的周曉峰,有些笑道:“小瑾的這個故事,很完善了啊!”
“對啊,人物、脈絡、深度、最後大結局老爺子死的昇華!”
“很合格甚至優秀的本子!”
方西在一旁說著,兩個人詫異的原因,是壓根沒想到,陳瑾的故事已經這麼完整,他們以為就一個大綱,需要她們潤色填充豐滿。
就跟張一謀的很多劇本一樣,故事重新弄,得涉及到改編。
但現在陳瑾的這個故事,明顯很清晰,只要寫出來就是一個挺不錯的本子。
而且是偏向於藝術性的。
“你寫的中篇嗎?”
張一謀忍不住問著陳瑾,這要不是寫成了,怎麼故事這麼有頭有尾?
連人物性格等等都有。
陳瑾當然是沒這個水平的:“沒有,就是故事,腦海中一直有畫面,每天沒事想一下,有點大綱,但還沒開始寫!”
“這不當演員了嗎?想著把它給拍出來!”
“!”
周曉峰給陳瑾頓時舉了個大拇指,旁邊的方西也是有些對陳瑾刮目相看。
這創作能力,沒話說。
不愧是高考滿分狀元。
就這故事,寫成也是爆款。
“很好的一個故事,跟日本那個《入殮師》完全不一樣,符合我們國人的大喜大悲!”
“日本的那個《入殮師》,基調太壓抑了,文藝性非常濃,雖然拍的很好,但確實具有日本特色!”
張一謀終於有些明白,為什麼田狀狀手癢了。
好本子難求。
而且是這種比較偏冷門、但時下又很熱門的劇本。
《入殮師》的成功,讓全球都開始關注這一個一直被誤解的職業。
他們從談之色變,到了現在讓人懷有崇敬之心。
這個職業是偉大的,但《入殮師》國內還沒有上映,所以其實,國內的入殮師職業,還是沒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
拍攝這樣的一部電影,除了具有拿獎的意義之外,國家是絕對會大力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