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統計引爆,外加春晚這檔節目的引流,《詩詞裡的中華》絕對是未播就拉足流量;而且現在還只是2011年,綜藝匱乏的年代,這樣的文化類“戲劇+影視化”節目,必定是會引爆市場。
最主要的是,陳瑾還想到了一點,這是柳剛和張小海都不會注意的地方。
《建黨偉業》!
要是這第一期,跟《建黨偉業》同時期上,那對於票房的促進,絕對是很有幫助。
這個得跟韓三品反饋下,讓他來操操心。
“我們這節目,可以做的很多!”
“比如李白的《將進酒》、花木蘭的《木蘭辭》這些,小朋友們肯定也愛看!”
“到時候你再演個別的角色,李白?”
柳剛在那開著玩笑,陳瑾趕忙擺手:“到時再說……”
“反正華夏的詩歌多呢,不行以後還可以做詩經、孔子這些嘛!”
“是的!”
陳瑾有些讚歎。
這可能比《典籍裡的中國》,更受歡迎。
典籍的話,《尚書》、《戰國策》這些,沒有詩詞的流傳度來的廣。
“對了,主任,柳導,我能提個建議嗎?”
陳瑾突然想到了一點。
“說!”
眼下兩個人對陳瑾的態度顯然完全就像是自己人一樣,畢竟這檔節目要是做成了,對央視、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好的一個履歷和名聲。
主要不是隻做一季那麼簡單,華夏的詩詞浩如煙海,十季都剎不住!
這麼多年積累,要是節目沒做爛,但名氣的積累能到何種程度?!
“就是,能不能給我們北電和北藝的演員一些機會!”
“讓他們參演下?”
“當然,演技肯定得夠格才行!”
陳瑾還是要替學校和同學考慮的,這絕對是一個機會。
但前提是,演技得達標。
“哈哈!”
“我倒是忘了,你還是北電和北藝的學生?”
“放心吧,國內的幾家院校我都會考慮的,還有幾家話劇院,因為這一個欄目,需要的演員肯定很多,還有導演……”
“一定優先選擇!”
張小海都這麼說了,陳瑾趕忙道謝。
內心卻想著……這張院長,不得再給自己一面錦旗啊!
給他拉了這麼好的一個鍛鍊表演的渠道!
這以後北電的演員再這麼爛,那我也無話可說了……到時候別怪陳瑾翻臉,把資源給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