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皓本身,其實是對《流浪地球》不怎麼感興趣。
因為他自認為自己,拍不出來。
《鄉村教師》他都有些抖霍,因為科幻電影,真不是一般導演能駕馭的。
老謀子都不行。
給自己學院的師弟,做個順手人情,何樂而不為?
當然前提是,他能把《李獻計歷險記》拍好,那這個導演,寧皓就當是友情投資了。
結交未來的科幻導演,對寧皓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
這圈子裡,哪個不是人精?
“好的,那就……謝謝師哥了!”
“客氣!”
寧皓微微一笑:“加油啊,我們這圈子,還沒有人敢拍科幻片呢,要是你成了第一個,哥哥我也要抱你的大腿!”
好話又不花錢,寧皓就當是友好祝福了。
雖然這祝福,約等於0!
寧皓並不相信,對面電話那個管理學院的研究生,能拍好《李獻計歷險記》!
身為一個資深的導演,他其實比任何人都清楚,要拍好一部科幻片的難度。
至少,目前的國內,他沒有看到一個,有能拍科幻片的實力。
不過,郭忛確實是個例外。
這傢伙,《李獻計歷險記》雖然票房撲街了,但口碑其實並沒有崩盤。
《李獻計》失敗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投資和檔期。
這是個好本子。
但1500萬的成本,演員片酬是300多萬,劇組各種工資花銷是1000萬,請了什麼奧斯卡最佳攝影鮑德喜當藝術顧問,鮑德喜雖然牛逼,但這是一個掛職,還得花大錢。
他要是攝影師也就罷了,藝術顧問是什麼鬼?!
所以壓根就沒有想在特效上花錢。
所以一部科幻片,硬生生被拍成了愛情片;而所有特效的部分,還是《李獻計》的原著導演李洋,花了6個月不分晝夜的猝死時間免費打工,所製作而成的動畫頂替的。
美其名曰,這是華語電影第一部,將動畫片和真人版結合在一起的影片。
事實上,就特麼兩個字——沒錢!
哪部好電影動畫和真人結合啊,那不是割裂麼?
後世號稱投資巨大的《一人之下》漫改電影,也是這個尿性,插入了大量的動畫,其實就是想節省成本,但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說不出的怪異。
還有就是《李獻計》的檔期,原本是定在暑期檔,宣發都鋪天蓋地。
最後,因為受制於資金,後期製作拖累,居然一拖再拖,最後改成了國慶檔。
國慶檔競爭多激烈,而且都是閤家歡。
《李獻計》擺明了就是年輕化的一個題材,在大片雲集的十一,1500萬的小成本直接暴死。
最終只拿了800萬票房收場。
陳瑾其實敢打賭,這電影放在暑期檔,絕對是可以走出2000萬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