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不僅沒有後悔自己的行為,甚至更加堅定,哪怕時光倒流,依舊會做出相同的事。
政客與官僚不敢揹負後世罵名,但革新者無懼
方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已經要求寧安縣建立一支“武裝衙役”,名為衙役,實為士兵,專門針對強大的暴力團體,負責處理人族內部敵人。
方運心裡想著,望向聖院的方向。
“如若十五計劃公佈後,三聖考官奪我殿試進士之位,那說明,需要革新的不止一地一國”方運的目光比寒風更冷,心志比倒峰山更堅。
方運緩緩進入書房,望著滿屋的書籍和文書,輕輕一嘆。
文位不同,要做不同的事。
童生與秀才,就是讀書學習,充當人族的後備力量、潛在力量和底層力量。
舉人與進士,則是人族的中堅力量,無論是政務、軍務還是文業,這些人佔據許多要害職位,天賦較高的舉人和進士會繼續學習,而天賦中等的會走到各個職位磨練。
翰林是中堅裡的高層,也是高層中的基礎,因為讀書人到大學士後,有了文臺,力量會有更大的質變,遠比從進士到翰林的質變更大,所以翰林依舊算是基礎。
不過,一旦成為翰林,那麼方向就會出現變化。
那些普通的翰林,反而會求穩,在各國任職,越是天才,越會被重點磨礪,直到大學士依舊是這樣。
像李文鷹,從成翰林開始,幾乎是一路殺到大學士。一直到大學士後期,才接掌江州文院院君一職,韜光養晦,開始衝擊大儒。
一旦成大儒,又會進行地獄般的磨鍊。
人族只剩喘息之機。
方運已經知道未來一年的道路,一旦殿試結束,自己就會踏入學海,然後爭國首,至於第三次上書山可能會延後,等完全鞏固了翰林的實力,才是三上書山的最好機會。
無論是否爭到國首,都會進入聖院潛修,之後必然會尋找磨礪自己的道路。
幾百年前,人族更需要善謀善斷之人,而現在,人族危如累卵,更看重善戰之人。
人族只有增強自己才能立於萬界。
殿試即將結束,寧安縣將成為過去,方運已經把自己想說的想做的,都寫入十五計劃,只要按照這個方向走,人族會越來越壯大。
“哪怕我死亡,兩界山只要不被攻破,人族也會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越來越強現在”
人族需要撐過五十年的力量
未來一段時間,將是人族最黑暗的時期。
那將是用無數屍體來填充的時期。
方運望向窗外。
“你們不曾經歷過真正的和平年代,我經歷過,那麼,接下來交給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