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思路在這個時代,是一種非常反直覺的思路,在柳教授看來,眾所周知,槍射擊的時候的彈跳是隨機的,沒有任何規律。
高振東笑了起來:“其實只要設計得當,是能控制住機槍的彈跳主要集中在某一方向上的。你應該注意到了,重機槍的三腳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兩腳朝前一腳朝後,另外一種相反。而兩腳朝後的腳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相互抵消,抑制槍械的左右彈跳,將運動主要集中到垂直方向上來。”
柳教授自己在本子上畫了幾下:“嗯,你這個想法有道理,可是這樣做出來的槍架,真的能保證精度?從你在會上提出來的指標來看,這個槍已經是頭重腳輕,跳動非常厲害。”
不論是老毛子的PK/PKM,還是我們的12.7重機,都是槍身比槍架重,一想就知道,這東西跳動必定嚴重,因為跳動的中心,在槍身上,沉重的槍身很容易帶著輕便的槍架一起跳。
高振東道:“跳動是不是非常厲害我們先拋到一邊,我們繼續說這個槍架。這個槍架上,我們取消一切不必要的零件,純靠槍架的彈性形變來抵消槍身施加在槍架上的後座。”
後座力不止槍架上,有一部分在槍身上,所以高振東只討論槍架上的那部分。
柳教授作為資深輕武器專家,對高振東的話理解得很快,甚至找毛病也很快。
“那你的意思,是三根光桿?甚至連緩衝簧都不要了?”要論步子大,還得是高教授啊。
一般重機槍的三腳架,都有緩衝簧用於緩衝後坐力,降低彈跳。
高振東重重點頭:“對!緩衝簧的作用,實際上被這個槍架的彈性形變代替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槍架本來就需要彈起來,別跳就行。”
實際上彈性槍架最核心的地方,就在於用這種“彈性形變”配合“擊發時機”,達到原本剛性槍架大力出奇跡、或者輕便槍架+緩衝簧的同等效果。
我們最輕的那挺重機槍的槍架,簡單到了極致,甚至已經到了看起來就覺得不結實的程度。
實際上那東西結實得很,就是結構比較反直覺。
“嘶~~~~~~這樣能扛得住後座?趴低了倒是還好一些,要是架高一點,看著就容易翻。”看著高振東畫到圖上三根光禿禿的杆子,柳教授倒吸一口涼氣,這東西輕倒是輕了,但是看起來就不結實。
“我們要注意一點,這挺機槍的主要任務,是放平了打地面,架高了打天上本來就不是它的本質工作,如果是那種方式,要麼堆點沙袋輔助一下,要麼戰士頂緊一點,要麼上載具臺架,都不影響發揮它的高射功能。”高振東笑道。
誒,忘記這事兒了,這東西本來主要使用場景就是放平、放低了打,高射方式不是它主要考慮的方向,而且剛才高總工說的那幾種辦法,的確也能起到對應的效果。
“嗯,你說得有道理,”柳教授拍拍腦袋,自己還是被傳統影響太深:“但是這個東西強度夠不夠?”
高振東笑而不語,把三腳架的剖面也在圖上畫了出來:“你覺得這個結構怎麼樣?夠結實不?
“可是還是有點弱啊。”柳教授在腦袋裡大致估算了一下,這個剖面的確是能提升強度,但是還是差點兒意思。
“那如果用上這種板材呢?”高振東在紙上寫下了一串軋製薄鋼板的力學效能資料。
得,忘記這事兒了,這位高教授,人家的本專業其實是材料來著,你了不起,你清高,想啥材料就有啥材料。
柳教授在心裡迅速估算了一下:“嗯,這好像差不多,但是這還是沒法解決彈跳對槍彈的影響,我總覺得剛才你說的那個想法,有點太超前了。”柳教授不太好直接說是“你在胡說八道”,而且高振東從來不會無的放矢,所以他說得比較委婉。
高振東笑了起來:“不超前不超前,其實這種彈性槍架,讓武器的擊發時機與槍械的運動狀態結合起來,使射擊精度達到期望的辦法,不是我的首創。”
啥?還有高手?
“是誰?”
“老毛子,這一次我們準備仿製改進的老毛子的PK機槍,它的三腳架就是這種槍架,同樣是槍身比槍架重得多,就是利用這種思路解決問題。我們開展工作的時候,可以去找防工委要一點PK的樣槍,也有利於我們開展12.7的設計工作。”
柳教授不負責仿製PK機槍,但是這件事情倒是不用對他保密。PK的腳架沒有PKM那麼極致,但是已經初見彈性槍架的端倪。
高振東也沒有把提出彈性槍架的榮譽往自己身上攬,強行“英雄所見略同”的想法,這玩意兒的確是老毛子先想出來。
“啊?那看來真的有門。”柳教授並不盲目輕信老毛子,但是老毛子和高教授都覺得這種辦法能解決問題,那看來就真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