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可能暫時沒有意識到,但是高振東對此心裡非常清楚,如果無所作為的話,下一步面對的將是個什麼玩意。
他甚至都沒有關心老毛子的T62在這條線上到底會不會和上輩子看到的一樣,不過大機率依然如此,畢竟上輩子的T62就是老毛子在這個時候的極限,而自己對老毛子那邊幾乎沒有任何正面影響。
他盯上的是T64,這個傳說中T72還是它的簡化版、幾乎看不見出售和軍援的東西。
當然,T72和T64的關係沒有那麼簡單,這種說法有點以訛傳訛的意思。
畢竟T72晚那麼多,退一萬步說,就算一開始想做簡化版,但是冷戰期間瞬息萬變的技術發展,決定了T72不可能是簡簡單單的T64簡化版。
就好像球電理論上裡是猛禽的低端或者補充,但是它的航電架構和光電系統可以吊錘猛禽一樣,事物總是發展運動的。
此時臺上,羅總正在情緒高昂的彙報著坦克的情況。
還別說,有了高振東在背後材料加持,加上計算機在運算方面的協助支援,還有十一機部想辦法提高的機床精度,搞動力的盧工他們那是真能幹。
他們不但搞出了水平對頂二衝程柴油機,還順帶著在5DL兩級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基礎上,搞出了三級行星齒輪變速器,進一步增大了傳動比,放大了扭矩。
如此一來,在必要的時候,二衝程柴油機扭矩相對較小的缺陷得到了緩解甚至可以說是解決,畢竟一個問題緩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說是解決了,太低的機率在工程上是不一定會考慮的。
至於一開始的液氣懸掛、液力傳動、液壓操縱組成的“三液”系統,事實證明步子略大,好在沒有扯著什麼東西,液壓操縱倒是實現了,可是負荷更大的液氣懸掛和液力傳動卻是沒有實現,要不然也不會去搞三級行星齒輪變速器。
但是不論是高振東自己,還是部隊方面,對這個都沒什麼太大意見,沒搞出來就沒搞出來吧,錦上添花的事情,沒關係,我們要的雪中送炭的那些都搞出來了就行。
實際上高振東覺得這是好事情,以現在的液壓系統功底,這兩玩意就算搞出來了,實際用起來也不知道要出多少么蛾子,這些東西不像炮和甲,打穿了就是打穿了,扛得住就是扛得住。
炮和甲實際上一輩子加起來真正發揮作用也沒多長時間,一根炮管按照實際使用壽命,是按秒計的,幾百發到上千發的壽命,加起來其實也就那麼一點點。
至於甲,那就更是,發揮作用的時間可能就是那一炮兩炮的事情。
但是動力系統不同,這套東西是要長時間工作的,稀奇古怪的毛病會更多,短時間試驗可能覺得一切正常,可是時間長一點什麼毛病都蹦出來了。
“……經過試驗,這套動力系統在各個環境適應性試驗場都顯示出了較高的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坦克總重41.5噸,發動機功率690馬力,噸功率16.6馬力/噸,在裝甲和重量大幅上升的同時,遠優於原T54坦克的14.2馬力/噸,使新型坦克獲得了較好的機動性……”
這個資料別說別人了,高振東聽著都爽,發動機功率從520馬力提升到690馬力,這簡直就是飛躍。
這個噸功率,雖然比不上T72,但是卻比T64要強點點,這就夠了,要什麼腳踏車,盧工戰鬥力簡直爆表好吧。
“……最大公路速度60千米/小時,越野速度35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不帶副油箱420公里,帶副油箱500公里……”
速度資料全面優於一代坦克,是二三代坦克的主流資料,別說現在能略顯超綱,就算是放到二十年後,也不算是差的,聽得陸軍的同志美滋滋的,這個好,跑得快才能追得上。
只是行程沒什麼提升,沒辦法,雖然油多了,可是車子也重了,而且二衝程柴油機油耗本來就比較大,能維持原樣,陸軍的同志已經非常滿意。
要什麼腳踏車,400多公里還不夠你打的?就算是實際行程可能要打點折,但是400公里實際上對坦克駕駛員來說已經非常極限。
不過高振東建議他們裝了個副油箱,也算是把5DL2的一項改進提前拿到了這個二代坦克上面,這樣一來,這個公路行程可就非常好看。
“振東,這個副油箱是你建議裝的?”防工委領導探個腦袋過來問道。
“其實也不完全是,我的建議是裝個外掛固定裝置,根據情況裝副油箱也行,掛自救木也行。”自救木,我們和老毛子很多坦克屁股上會掛一根圓木頭,看起來很土,實際上在沼澤地帶陷車了自救還挺有用。
“呵呵,然後他們選擇了全都要。”領導看著會場旁邊那輛坦克上的副油箱以及前面墊的一根自救木。
“我看啊,應該是部隊的同志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