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高振東一口說出要打大城市,大家倒是並不奇怪。
“嗯,這倒是一個考慮。你說集束多彈頭,那是不是還有別的多彈頭?”防工委領導總覺得這小子的貨還沒挖乾淨,既然“多彈頭”前面有一個定語,那也許就意味著有很多定語可選。
而這每一個定語,也許就是一條技術路線。
主要是多彈頭這個事情,在現在還是一個未來概念,大家都沒有,我們才起步,自然也不會去考慮這個事情。
果然,高振東沒有讓他失望:“嗯,對,我覺得多彈頭可以分成幾類,一類是集束式,所有彈頭都打一個目標。一類是分導式,每個彈頭打擊各自的目標,但是其運載具的軌道是不能隨意機動的。一類是機動式,在分導式多彈頭的基礎上,運載具或者彈頭具有一定的機動能力。這三類多彈頭打擊效率層層提升,但是技術難度也同樣層層遞增。”
“總結得好!”搞導彈的同志沒忍住,叫起好來,這位同志不但技術高超,思維超前,而且條理分明,逐步遞進,把多彈頭的技術、難度和效率分類劃分得非常好。
防工委領導也被高振東的話給吸引住了,這三種東西,那是肉眼可見的一個比一個好啊。
“那分導式……”防工委領導問道。
機動式可能太難,但是分導式是不是可以……
“有難度,再說我覺得對我們現在來說好像意義不大,集束式多彈頭算是最容易搞的,理論上來說,在運載器和制導系統上,它和單彈頭沒有任何區別,只是要解決彈頭小型化的問題,算是效費比最高的。當然,個人看法,個人看法。”
呵呵,你的個人看法多了去了。
“嗯,記下來,記下來,具體怎麼搞,後面再看。”
防工委這邊樂呵呵的,誒,就高振東這幾句話,未來幾十年,戰略彈道導彈的彈頭這一塊該怎麼搞,可以說是一下子就說清楚了,都不用再搞什麼規劃論證。
因為高振東是從打擊原理出發來描述問題,幾乎不涉及任何技術,這種歸納描述方式可以說是在玩賴,你怎麼都跳不出這個圈子去。
“另外,誘餌彈頭也可以作為未來要考慮的技術之一,放到未來去,當然,現在倒是不用,現在也沒誰能攔這個東西。”高振東意猶未盡,不過這東西的確是太過超前,現在弄出來就成了妥妥的屠龍之術,沒用,還不如拿這些資源去搞別的。
“誘餌彈頭?有這運力不如直接扔一個下去吧?”防工委領導笑道,其他同志也深以為然。
“誘餌彈頭可以比實際彈頭輕很多,不需要佔用太大的投擲重量,說得難聽點,就算是搞個充氣的也能用,根本不需要多少重量,一枚導彈能帶一堆!”高振東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笑意,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充氣的?那豈不是飛得比真彈頭慢很多?一下子就被認出來了吧。”有同志有些疑惑。
“外太空沒空氣阻力的,充不充氣一樣的速度,呵呵呵,等到再入大氣層燒燬的時候,它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得,現在算是知道那頭的那位特別顧問同志在笑什麼了,他應該是估計到這種情況——有人一時之間轉不過這個彎來,外太空和大氣層完全是兩碼事,特別不是搞導彈的同志。
防工委領導:好險好險。
“嗯,這個倒是的確可以作為遠期的技術來考慮,記下來記下來。”
“但是,上面這些都是小事,我覺得裡面最值得商榷的,是精度。”
合著你扯了半天,還沒說到你最想吐槽的地方?
“精度?從理論的角度來說,1萬公里以上2.5公里的誤差,已經是很高的精度了。超高精度陀螺儀個頭太大,想裝到導彈上面,非常困難,慣性導航的誤差就小不了,就算有星光制導,這也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搞導彈的同志沉吟道。
“我知道,不過星光制導其實是有能力不斷修正誤差的,雖然它自身也有誤差,但是它能把累積誤差控制在一個限度範圍內,對吧?”
“對。”
有的同志不知道這位顧問怎麼能一口說出星光制導的細節來,但是有的同志卻是很清楚的,星光制導就來自這裡,這也就是高振東的張師兄他們這些人沒來,否則早就聽出高振東的聲音來。
“所以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有一套足夠好、足夠小的陀螺儀就行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