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能夠扛住30%的傷亡率而不潰的,都可以算得上是精銳部隊,除非是鐵軍,60%以上的傷亡率早特麼就撒丫子了。
髒三能硬扛著扛到65%以上傷亡率唯一原因是:沒跑掉。
不論是進攻部隊還是預備隊,都根本沒來得及跑,就被整鍋端了,甚至進攻部隊更慘一些,在敗逃的過程中,又被收了一次利息。
但是髒三的指揮官不知道,他甚至感到詫異。
“65%以上?這不可能!進攻部隊的損失不可能那麼大,這才剛剛開始發起進攻。”
他的演算法很簡單,預備隊是不會有什麼損失的,那這65%的損失,只可能來自一個地方——進攻部隊。
進攻和預備一共65%以上的傷亡率,這意味著一件事情,那就是進攻部隊幾乎損失殆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才開打沒幾十分鐘,東大人就算是端著槍上來排隊槍斃自己的部隊,也不可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內把他們全部殺光。
要承認,他的基本軍事素養還是有的,的確不太可能,但是他沒想到一件事。
“指揮官,損失率最高的,不是我們的進攻部隊,而是我們的預備隊,他們在集結區域遭遇了準確轟炸,多支預備隊幾乎全軍覆沒,剩下的也是傷亡慘重,沒剩下多少人了。”
“那東大的損失怎麼樣?是否成功給他們以重大殺傷?”對於他來說,這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我們計程車兵,幾乎連東大人的面都沒見到。”
這個訊息一瞬間就把只有淺薄軍事常識的髒三高原東線最高指揮官給幹懵了,這不科學啊,書上不是這麼寫的。
東大人說得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眼看我這裡2000多接近3000人摺進去了,怎麼著也能消耗對方1600以上吧?
十多天前的山南西線旅:你特麼想桃子(peach)呢?
敵人頹然坐下。
連預備隊都打沒了,這進攻也就基本上告別進攻了。
1萬1人的部隊,扣掉炮兵旅,剩下三個營9000人不到,4000人發起一次衝擊報銷了一多半。
別看理論上還剩下6000多人,可是這6000多人一部分要展開防守,實際上能拿出來打進攻作戰的就沒多少了。
這2000多人的損失,幾乎是將髒三的進攻力量徹底葬送,剩下能一點能機動的兵力,已經做不了什麼事情。
我方指揮員:你特麼是不是沒打過運動戰?為什麼一定要投入大量兵力防守?
“讓部隊撤退!徹底退守我方陣地!”
對於他來說,運動戰這種高難度的動作,也就暫時不要去考慮,水太深,他根本把握不住。
當務之急,是先穩住陣腳,別讓對方趁自己立足未穩,慌亂之際,一波給推了。
實際上,有一件事情,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軍隊都做不到的,能做到的都能算是有點樣子。
——撤退不要變成敗退。
這個要求別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大部分國家的部隊都做不到,這說起來很離譜,但卻是事實。
撤退不亂,交替掩護,或者該打阻擊的打阻擊,該撤退的撤退,不被一時失利的情緒和壓力壓垮,這對於大部分軍隊來說有難度。
比如,高盧雞和約翰牛至少在S2的時候就經常做不到,要不是漢斯佬腦抽停下了裝甲兵的腳步,敦刻爾克“發電機行動”變成“發癲機行動”的機率非常大。
不要過多考慮漢斯佬裝甲兵團久戰兵疲的問題,當時高盧雞和約翰牛的部隊不但兵疲,而且恐懼絕望、士氣低落、戰鬥力拉垮,最後一根稻草如果真的壓上去,情況非常不樂觀。
話說回髒三這邊,他們現在要考慮的最大問題,就是怎麼撤退的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他們在這裡的中將來說,是個非常超綱的考題,他能想出一百種具體到某支部隊的微操,但是卻做不出戰役級別的部署來。除了一個籠統的命令,他什麼命令都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