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制是在全繼電器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但是採用巧妙的機電結構和接續方式,使得接點數量從全繼電器的N*M降低到了N+M。
可以說,到了縱橫制,已經有那麼一點程控交換的影子在裡面了,但是依然改變不了它是一種機電式交換機的現實。
採用貴金屬接點,使得壽命和抗磨損倒是上去了,但是價格也嗖的一聲就上去了。
而且縱橫制電路複雜,這複雜的電路除了解決交換路由這個問題外,基本沒有帶來其他好處。
這是機電交換機的終極答案,但還是個機電交換機。
而老毛子更悽慘一些,他們比起高盧人,動作還要慢一代,而且東西傻大黑粗,一個繼電器從半斤到兩三斤不等,想想都可怕。
這就是這臺800門程控交換機一亮相,就把他們給嚇著了的主要原因。
這東西太小了!
對於我們通訊院的同志來說,可能沒什麼感覺,這裡面核心其實就是一臺DJS60D和一批繼電器,剩下就是外圍元件和線路,能大到哪裡去?
特別是有了高總工提供的鎢銀觸點,在保證觸點壽命和電氣效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觸點體積之後,繼電器的個頭也小了下來,連這個用量最大、單體體積最大的元件都變小了,那這個交換機能大到哪裡?
要是換成現在正在升級中的C6108或者微控制器控制的那種,還能更小。
但是對於高盧人和老毛子,特別是老毛子,簡直不敢相信這麼一臺不大的裝置,居然能有800門的容量。
這種感覺,在聽到我們的工作人員的一句補充之後,更為強烈。
“這裡臺裝置最佔空間的,其實是配線架……”
老毛子壓下了心中的驚疑,南方同志不可能說謊,這方面他們是很有信譽的。
他想知道關於這種交換機的更多細節,太驚人了。
此時,其他一些客人也圍了過來,看熱鬧嘛,大家都喜歡,而且有老毛子和高盧人兩幫專家在這裡諮詢,也有利於他們瞭解這種裝置的情況,自己的確不專業,可是人家這兩撥人專業。
雖然只是來看看,但是不妨礙他們瞭解更多。
“達瓦里氏,除了體積小之外,這種交換機還有什麼優勢?”老毛子問道。
“啊,優勢啊?那就多了!這種交換機的控制邏輯是由計算機裡的軟體完成的,執行器件只有繼電器一種。所以除了基本的通話之外,可以有很多的附加功能,而且交換速度快,建設成本低,升級擴充套件容易,維護量小。”
說起這個事情來,我們的同志可就不困了,那真是一套一套的,綿綿不絕。
其實要說好處,體積小就是一個最大的好處,這意味著不但其自身的成本會降低,而且佔地面積、建設成本會降低,較低的複雜度下,故障率就低,同時這些東西又會帶來運維需求減少,運維成本降低的其他效應,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雖然電路複雜一點,但是從付出和收益的角度來說,相比縱橫制還是要好很多,而且電路複雜帶來的麻煩,遠比機械複雜要小,因為電路再複雜,它是不會動的。
但是除了這個好處之外,其他的好處也很多。
“……得益於交換完全由程式控制,使得其靈活性、適應性都很好……”這一點,客人們也能猜得到,要不然為什麼都在對計算機感興趣?
“……新功能新業務多……”,機電交換機在這方面就是弱雞,因為他們的交換邏輯是靠機電實現的,自由度極差,只能用機電覆雜性為代價,實現一些小功能。
我們的同志這話很是寬泛,不過當他們聽完我們的同志介紹現在已經有的新業務之後,都他媽驚呆了。
這還是電話?
如果說縮位撥號這種東西是在機電交換機時代就實現的話,那定時叫醒、熱線電話、會議電話、呼叫等待、來電轉駁等聞所未聞的功能就讓他們感覺世界都變天了。
這些功能在幾十年後可能大家都不會去專門想起,已經完全習慣,但是在這年頭,那就是高科技的體現。
“你是說就這麼一個最基礎的程控交換機,就能提供這些功能?”高盧人在體積方面沒有老毛子收到的震撼強烈,畢竟縱橫制交換機的體積也不算誇張,但是在功能上的感受,就要強烈得多。
縱橫制交換機已經是他們手上掌握的最先進的電話交換技術,但是在程控交換機面前,簡直就像是一個小孩子。
特別是剛才他已經知道,現場這臺交換機,已經是我們的交換機裡,規模最小的一類,居然也能提供這些高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