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方迎紅高興的拿著一份測試記錄,跑來找高振東。
“高總!高總!結果出來了。”
“怎麼樣?”高振東問道。
“有三塊日偏差不超過1秒,其餘的在2到5秒之間不等,關鍵是,這批日偏差在2到5秒的表,偏差非常穩定,快2秒就是快2秒,慢5秒就是慢5秒,基本不會有什麼波動。”
對於計時裝置來說,最重要的,首先是穩定,而不是精確。
精確是可以調整的,以電子錶為例,微調晶體振盪器連線的阻容元件的值,是可以小幅度調整其振盪頻率的,但是穩定就很難得了。
簡單來說就是,穩定的誤差不算誤差,瞎勾巴亂跳才是最頭疼的。
而這種電子錶有3塊能把日誤差壓縮到1秒以內,說明它具備高精度的潛力,而其他幾塊也能擁有穩定的誤差,這意味著只要把頻率源給調整好了,或者說改變計數基準值,就能非常容易的把這些誤差2~5秒的手錶,也調整為日誤差不超1秒的高精度手錶。
在要求更高的場合,日誤差1秒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於普通人、還有普通的系統來說,這個誤差非常夠用,甚至已經超出了所需。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當多個小組協同作戰,在出發前都對過表了,可是一天過去,時間就差上個幾秒乃至幾十秒,有時候就要出問題,而這種表就不存在這個擔憂,一天差一秒算得上什麼問題?
高精度的計時器方迎紅不是沒見過,不過個頭這麼小,耗電這麼省,如此輕巧結實的,她還真沒怎麼見過。
作為技術人員,她的想法一切都是從技術角度出發在考慮問題。
高振東拿過測試記錄,仔細的看了一遍,這個結果不出他所料,不過他還關心一些其他問題。
“電池怎麼樣?”這句話問得有些沒頭沒腦的,甚至指向都很不明確,到底電池的什麼東西怎麼樣?
換個人估計就聽不明白了,不過方迎紅是誰,跟著高總工幹了2年多的老資格了,一聽就知道他在關心什麼事情。
“實話說,我只知道很好,但是到底有多好,我沒法給你說。根據鎘鎳電池的放電曲線,三天過去了,我測試過鎘鎳電池的電壓,跟沒耗電似的。當然,也許是我們的電壓表精度太差,測不出變化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枚電池還有很多電。”方迎紅說得很客觀,不過核心意思倒是表達得很明確,這玩意耗電低得可怕。
“這電壓表不行啊。”高振東再次發出了和前幾天測電流時類似的感慨。不過耗電非常省這個事情,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電子錶一顆小小的紐扣電池,使用時間動輒以年計算,就算是現在的積體電路和TNLCD都比日後的差點,但是不會有數量級上的區別。
高振東把東西收拾收拾,招呼方迎紅:“那啥,你補一補材料,順便我給你個清單,你以我們分廠的名義邀請一下清單上的領導同志,準備獻寶,呵呵呵。”
“獻寶?”方迎紅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高總工這是準備找個部委,把這東西交給他們,順便補一下研發流程。
這種事情對於高總工來說,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正常的流程?程式?在他這裡根本不存在。
對於高振東這個建議,方迎紅高興得不得了,這意味著這個課題裡面有她,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說起來好像沒有幹多少事情,實在是受之有愧的啊。
十二機部,總工看著高振東發來的會議通知,馬上扔下手上的工作就往三分廠那邊趕。
這東西在高振東看來沒多大個事兒,就通知了總工,請他派個人過來參加一下,主要是他通知的會議時間太近了,上午通知,下午就開會,對已經安排好的工作影響比較大,反正這個事情不大,隨便來個人把訊息帶回去就行。
但是他明顯低估了自己在十二機部上上下下心裡的分量,總工雖然沒有去驚動領導,但是他自己卻是扔下工作就往三分廠趕。
十七機部這邊,高振東只是給老陳說了一聲,現在有老陳這個廠長經常可以代表部裡。反正這玩意對十七機部來說,只要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
等十二機部的總工來到三分廠,他還看見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同志。
來自京城手錶廠的龍總。
他怎麼會來這裡?難道和旋轉編碼器有關係?如果說在這裡還看到防工委、外商部的同志很正常,高振東的活兒,十個有八個都和他們脫不了關係的話,那十一機部的手錶廠,就很讓十二機部總工詫異了。
別說十二機部總工看見龍總的時候人是懵的,就連龍總自己,也是高興裡帶著不解,什麼個情況?
微型旋轉編碼器的事情已經搞完了,他今年開年的時候,還和高振東一起,在十二機部蹭了個閃電科技獎,對於這個,不論是他、京城手錶廠還是十一機部,都是非常滿意的,窩裡橫不算本事,能到其他部委手上搶到獎,這才是真本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即便不知道高振東到底是什麼事情請他,時間還倍兒急,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