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這個東西提出來,眼看著就會影響到自己人的裝備了,這種事情能避免還是要儘量避免的。
“高振東同志?要求研製簡化版本?”一位首長饒有興致的問道。
“對,就是他,他提出過,這個導彈的導引頭產能太過受限,不利於大量生產,所以當時就給研製組下過這個要求。現在看來,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不愧是實際帶頭人,雖然不掛名,但是事情是一點都沒落下啊。他這是想在前面了,那研製組那邊的情況怎麼樣?”這種事情,如果事到臨頭才提出,就難免有點推諉的意思,但是如果是預先提出來,而且和後來遇到的實際困難還配合上了,那就是有先見之明。
說實話,防工委這邊對研製組的響應情況是不瞭解的,這種開倒車的行為,他們是一點兒不感興趣,沒想到現在這個倒車,還真開不可了。
不過雖然情況不瞭解,但是一點兒都不耽誤他解決眼前的事情,因為他記得一開始搞這個彈的時候,高振東就有效能雖然低,但是價格也低的方案,只是後來形勢發展一片大好,那個方案就被扔到爪哇國去了,現在想撿回來,想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研製組那邊在早期方案裡做過挑選比對,挑了一個備用方案,只是沒有投入後續工作。如果想要把這個備用方案作為一個型號扶正,想來沒有問題。”這話其實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早期的時候,導研院是真的做過相關工作的。
“好,那你回去組織一下人手,把這個備用方案扶一把,盡力支援交趾同志的鬥爭。”
當接到防工委電話的時候,搞便攜防空彈的李總心裡是懵的,簡化版的意見他們是收到了的,不過還沒來得及搞,也想著這玩意好像沒必要吧?
沒想到現在就真的需要搞了,高總工那腦子,真是不服不行,人家就是能想在前面。
他帶著林連偉就直奔三分廠,這個事情好像就和制導系統有關,別人他都沒帶。
當高振東聽他們說起,說需要搞個猴版單兵防空彈的時候,高振東差點笑死。
其實對於李總他們來說,搞個猴版是手到擒來,但是他們有個把握不住的地方,那就是這玩意到底要猴到什麼程度才行,想著高總工早就提出過這個要求,想來心裡是有杆稱的,不如直接問他。
說實話,對於替別人搞裝備,李總他們不是不願意,但是要他們花很多精力在裡面,就完全沒有給自己人搞來得那麼起勁了,能抄作業就直接抄吧。
“……高總工,問題就是剛才我說的那個,我們不太好把握,乾脆請你定個調,這個簡化版,到底要多簡化?”
高振東搖搖頭:“不不,我們要往兩個方向走,一是要簡化導引頭材料,二是要提升複雜度也就是我提過的敵我識別,免得外面的同志訓練不足,把自己的飛機給打下來了。”
看看,還是高總工考慮周到,簡化該簡化的,抓住導引頭材料這個核心矛盾進行簡化,但是對於其他地方,該複雜的還得複雜,充分為受援國家考慮。
“您說,我記。”這玩意兒沒什麼好討論的,高總工定個調子定個方案,他們直接落地就行,簡單直接,不花那麼多時間。
“導引頭就用製冷硫化鉛,有了製冷,硫化鉛的也不是不能用。”
“可是製冷硫化鉛的迎頭攻擊能力很有限吧?而且抗干擾能力也弱。”
高振東笑道:“打游擊要什麼迎頭攻擊能力?迎頭攻擊,然後被目標或者目標的友機發現,一頓暴揍?有尾追攻擊能力,能夠伏擊敵人,同時威脅敵人進攻後的撤退路線,讓敵人不敢輕易發動打擊就可以了嘛。至於抗干擾嘛,給它弄個紅外濾光片,選擇一下透過的波段,多多少少也能提升一下抗干擾能力。”
他說得頭頭是道,又有些似是而非,但是李總和林連偉聽著,覺得還真是這個道理,對打游擊來說,扛著導彈正面硬剛無疑不是好的選擇,從側面或者尾部發動打擊才是最合理的選擇,而且這兩個打擊方向,也足夠安排戰術了,有沒有打迎擊的能力其實問題不大。
至於紅外濾光片,就更是神來之筆,這是成本最低、最方便的提升抗干擾能力的手段,雖然效果不是特別好,但是你就說有沒有吧,成本就這麼多,這已經是最優選擇了。
“至於制導方面,取消微控制器,去掉正交四元探測器,改用四象限探測器,不用數字訊號控制導彈,而改用類比電路簡單進行訊號幅度對比控制導彈方向,這樣成本又能下來一塊。”正交四元是好東西,暫時就不要流出去了,這東西太好了,好到不論是誰,都一看就懂的地步。
雖然要發揮它的最大作用,比如抗干擾能力,需要微控制器配合,不過高振東連殘缺版的都不想流出去。這東西到了交趾人手上,就意味著會到老毛子手上。
而且現在正是便攜防空導彈剛誕生,還沒有針對它的反制手段的紅利期,估計幾年之內,對付花旗人的直升機都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