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自動控制肯定不止微控制器數字控制一種方案,但是從普及的角度來說,沒有比微控制器、PLC實現數字控制更好的方案。類比電路控制,電路複雜,價格高昂,對設計人員要求高不說,功能效能經常被數字控制系統吊起來打,非必要情況下,不是最優選擇。
用來普及的技術,如果要讓人炫技才能正常使用的話,那證明這東西壓根就普及不了。
而說到PLC,本質上來說,就是個高可靠微控制器系統,所以歸根結底,還得是微控制器。
而且PLC需要的微控制器,從規格上來說其實也不是什麼高檔貨,解決了微控制器,要搞PLC就方便多了。
微控制器對於普及型自動控制系統的意義,高振東很清楚,實際上十二機部的領導和總工也清楚。很多自動控制系統需要的只是一些簡單的控制功能,主要是解決一個有沒有的事情,對於很多系統來說,只要解決這個事情,就有了巨大的用途,至於說要多複雜多高階,那倒是不至於。
像是DJS59直到C6108組成的DJS61,不是完不成功能,而是太過溢位,這種溢位包含了體積、重量、成本還是功能和效能等方方面面,所以不可能大規模的用到簡單的工業控制上面,但是這個微控制器就不一樣了。
它能隨便用,不心疼,就算現在還達不到不心疼的地步,但是至少可以說能接受了。
所以十二機部的人,對於這個事情可以說是大喜過望。多少被卡住的技改專案可以上馬了?
實際上,這個東西的意義對於十二機部不是最重大的,高振東第一個把十二機部請來,主要是他們是推廣的主力和正管!
接下來不管那個部委需要用到這個東西,都是十二機部的工作了。
而防工委這邊,直接就開始考慮,這東西能往哪些武器裝備上面裝!
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想起來,有的同志因為某些裝備諮詢過高振東之後,有過彙報。
“……這一塊,振東同志說過,即將會有體積重量大幅縮小的控制器件可以投入使用……”
原來這話最終落到這裡!果然是大幅縮小!
對於防工委來說,韌體IC加上這個最小系統,那簡直是便攜防空導彈裡面都能裝得下這個。
對於防工委來說,現在最小的制導武器,就是便攜防空導彈,至於固體反艦彈這些,更是完全沒問題。
很神奇的一種感覺是,對於防工委領導來說,他不知道這東西裝到那些武器上去能幹啥,但是就是覺得這個很重要。
但是總工就不一樣了,他馬上都能想出一大堆用途來,更復雜的控制演算法、更高的控制精度、更靈活的制導策略、更強的日常自動檢測維護能力……
可以說,這個東西往制導武器上一裝,不但能提升最核心的打擊能力,還能有效降低維護成本,甚至連生產成本都能大幅降低,特別是功能越複雜,使用類比電路達到相同控制功能的代價就越大。
畢竟對於微控制器來說,只要程式儲存器容量足夠,那換一種演算法或者一種策略也就是程式內一個跳轉的事情,但是在類比電路上,就往往意味著要付出一整套電路的代價。
至於郵通委的同志,他們的想法就簡單了,那啥,我們先把電報機改改,然後把傳真機也改改~~~~~~
是的,這時候是有傳真機的,但是有個大問題是,這東西不能在普通電話線路上使用,這極大的限制了其用途和普及程度。
但是到底怎麼改,他們一時間沒想到,總之就是,作為資訊科技的另外一大分支,郵通委對於微控制器這東西提起了十二萬分的興趣,它能力不強,但是用途很廣啊!
與他們都不一樣的是,作為機電結合,研究生產機電裝置的核心部委,十一機部的總工比誰都激動。
“高總工,現在這東西產能有多少?我們包了!”
顧不上別的了,他著急忙慌的問道。
這東西再是便宜,前期也多不了,新元件,肯定上不來產量的,可是十一機部總工腦袋裡面能想到的,已經不知道提前“用掉”了多少片。
畢竟和前幾個不同,前幾個暫時更多的是在生產線、生產裝置上用,就算是防工委是用在產品上,但是他們產品用量不大。
但是十一機部就不一樣了,他們現在就能想到,到底在哪些產品上大規模使用,以提升其能力,因為嚴格說來,負責機電裝置研究生產的他們,才是自動控制系統的大使用者。
因此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是可以說是有多少微控制器就能消化多少,這時候還遠遠沒有產能過剩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