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過年了,今年的烈火科技獎一反前兩次都在春節後頒發的習慣,改到了春節前。
看來是隨著成果上報效率的提高,還有支撐和評價工作的經驗積累和改進,已經能夠在春節前完成評獎工作,不論是部裡還是獲獎人,其實還是都希望能在春節前發獎。
拿著獎勵過個肥年,肯定比年後才能發獎要更香一些。
十七機部的大禮堂裡,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接近年關了,來參會的也主要是京城附近的單位同志,太遠的就沒法來,只能是在會上宣佈,然後必須由部裡置辦的表彰用品如獎狀獎牌等,郵寄過去,至於其他福利性質的獎勵,就由獲獎人員單位收到獎章獎牌等之後,合併代為發放。
既然是發獎,那大家坐在會場上,話題自然離不開這個事情,自然而然的,高振東也是他們的重點討論物件。
“不知道今年高振東能搞多少個啊?”
“七八個應該有吧?”
“難說,去年好像也沒太多的樣子。”
“嘿嘿,那你就不知道了,去年沒太多,是你看見的沒太多,實際上很多的。”
“啥,還有這事兒?說說來聽聽!”
“那不行,犯紀律。”
“嘁,七八個?你們想什麼呢,高總工手上,別的不說,光一個6011會戰的課題,下面就有差不多二十個新材料,新材料啊,個頂個的都是一等獎的苗子,至少二等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新材料歸新材料,不過有的是在已有材料上的改進,有的是全新的,改進至少值得一個二等,全新的肯定是一等。
“對啊,而且他是全部搞完了的,你猜他能得多少個?”
“我猜二十個一等。”
“可能沒有那麼多,一等二等一樣一半吧。”
“我們賭一頓飯,咋樣?”
“你們兩給我收著點兒啊,禁止賭博!”
“沒勁……”
其實不止是他們,包括老陳在內,也包括高振東自己,都挺好奇部裡面到底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別人都好說,是拆開了的,你參加一個,我參加一個,就連鄭良樞,他作為與三分廠合作的另外一方的負責人,他也是在名義上主動退出大部分課題,交給了別人。
對於鄭良樞來說,他是行政線,不是技術口的,課題這種東西,一定得有,但是有時候太多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當然,一般來說不會有人有這個擔心,特麼的一個兩個還費老鼻子勁呢,什麼時候會有“太多”這種煩惱了?
但是這事情不是沾上了高振東了嘛,性質可就變了。
如果說鄭良樞一開始在興奮中沒意識到將近20項課題代表什麼的話,那在6011會戰開始不久就他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幸福的煩惱啊,於是他主動分出去不少,也收穫不少。
但是和鄭良樞不同,這個事情上,高振東是分不出去的,不論他怎麼分,最重的那一份始終在他手上,他想給別人也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