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空中的,能一次扔出去幾十枚末敏彈的那種。”
羅教授也被這個外號給騙了,這讓高振東很是得意。但是羅教授本人,卻對他放出來的訊息更感興趣。
能一次扔幾十枚?這是票大生意,一定得做。
現在的羅教授,恨不得海陸空三軍所有武器上都裝上末敏彈。
“子母彈?好,我馬上就聯絡,你記得給防工委那邊打個招呼啊。”
告別羅教授,一邊往自己上課的教室走,高振東一邊心中得意,迫擊炮5公里、布撒器60公里,哪怕身管火炮上還用不上,但只要25到40公里的130火能成,基本上末敏彈的使用,也就形成層次,射程銜接到位,打擊手段也初步多樣化,具備鋪開使用的條件了。
跑?這次看你們往哪兒跑!——
十七機部領導辦公室,他正在打電話,一聽對面就是老熟人。
“人我是借給你了,小動作少一點啊。”
對面的聲音隱隱約約從電話裡傳出來:“哪兒有小動作,都是正大光明,工作需要嘛。”
“你個老傢伙,少廢話,今天打電話是幹嘛來了?……你說這個事情?嗯……我也覺得……對對對,這種聯合專案,哪邊搞表彰都有點不是個事兒。……什麼?我們沒出力?放屁!我們出人了!……嗯,這還差不多。”
好像是罵爽了,他把話筒換了隻手:“……不過剛才你說的那個事情,我也覺得有必要。……對,對……要不這樣,我們聯合起來向上面提一提這個事情……嗯,他的單項,實在是沒法表彰了……嗯,今年在我這兒跟搞批發似的……我覺得沒問題,你看他是在乎這種事情的人麼?……嗯,嗯,就這麼定了,就算今年不行,明年也應該考慮了。”
打完電話,十七機部領導放下聽筒,苦笑著搖搖頭:“嘿,以前覺得功高難酬,只是一種形容,沒想到現在是真的碰到這種問題了,看來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種事情,果然不假。”
自言自語中,他又翻開了桌上的檔案:“還得繼續看啊,除了他,其他人總不能就這麼晾著,還是得處理好了。”
1962年1月22日,十七機部的6011會戰總結大會,終於召開。
總的來說,成就斐然,6011會戰,課題完成率高達86%,其中三軋廠、京鋼廠的課題完成率100%。
雖然大部分同志早有耳聞,這兩個廠子在6011會戰裡的成績猛得不得了,可是聽見這個結果,還是全都驚掉了下巴。
要是像其他廠子一樣,只接了一個兩個的,那100%完成率不算什麼太驚人的事情。
可是他們兩個廠子,或者嚴格來說,是這兩個廠子的分廠,聯合起來一共接了將近20種材料的研究任務,加上兩個廠子總廠還又接了幾個,加起來剛好超過20種。
“100%?特麼的,我就算是對著工藝檔案,投產20種新產品,一年也投產不完啊!”
“可不是咋滴,聽說他們那速度,就跟平常生產差不多,比投產試製的速度都快!”
“聽說京鋼廠不但把AOD分廠投進去,還把一些其他車間的人員和產能都放進去了。”
“三軋廠不也是,他們那總工都不幹別的了,天天就蹲在三分廠幹這個事情,反倒是他那個神仙徒弟高振東,一天這裡跑跑那裡蹲蹲的,在廠裡時間還沒他多。”
“嗨,人高總工還需要蹲廠裡?就一個高爐操作線就夠你們消化半拉月的。聽說啊,每一種都是他直接下檔案,下了檔案幾個廠就直接按照投產的路子來搞,快得很。”
“看看人家這腦子,到底怎麼長的……”
“這回應該又要升了吧?”
“已經升了啊,現在不論是行政還是技術,級別和他師父都差不多了。可惜就是他的成果太集中了,浪費了啊,分我一個多好。”
“你特麼在想屁吃,人家那是工作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
“想想也不行?”
“……”
在下面的一陣議論聲中,十七機部領導宣佈,歷時一年多的6011會戰,勝利結束,該會戰完全達到預期目的,超額完成任務,為農業部門、十一機部,以及其他一些部委,解決了材料方面的燃眉之急,有力的支援了從去年春耕開始的一系列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社會生產活動。
有功自然就要獎,不過實惠的獎勵,自然不會在這個總結會上提,要不然整個會場都是“官升一級”或者“錢多八塊”乃至“肉票一斤”這種話,也實在是不好聽。
這個會議上,表彰的人都一樣——會戰先鋒!
反正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稱號,不管是搞了十個二十個,還是一個兩個,只要事蹟足夠突出,達到一定標準線,那就都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