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南方地面上,一個單位被折騰得雞飛狗跳。
雖然把東西弄出去的人,已經儘可能的抹掉了上面的細節,可是振興電產的人做事非常細心,各種細節拉滿,防工委和十二機部的人,一下子就從這些細節鎖定了這些計算機的來路。
來路一鎖定,基本上涉案人員就無所遁形,這年頭的人,幹起壞事來還沒狡猾到那個程度。
防工委那邊動作很快,三天後,領導的電話就打到高振東這裡來了。
“振東,上次你說的那個事情有結果了,你來我這裡一下,看一看。”領導在電話裡笑著道。
不是,這玩意處理了就處理了唄,該抓抓該殺殺,叫自己過去幹嘛。
難道是知道自己喜歡看熱鬧?高振東心裡美滋滋,四合院的熱鬧沒怎麼看,看看別的地方的也不錯嘛,可以可以。
屁顛顛的跑到防工委,在領導辦公室裡等他的還不止防工委領導一個人,還有一個是外商部負責這一塊的同志。
咦?奇怪。
防工委領導招呼高振東坐下,拿了一份材料遞給高振東。
“情況大概就是這麼個情況,你看看吧。”
效率真高啊,高振東心裡嘆道,都出報告了。
仔細看下來,高振東明白為什麼這麼快了。
效率高的原因,是因為研判之後,作為經濟類案件處理的,沒有作為情報口的來處理。
否則會慢很多,情報口的,可能就要放線釣魚。
說起來很簡單,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人敢動這個心思的。
開玩笑,那麼大幾個裝置,按照規定,就算炸了,也得一片一片拼回來才能走完報廢流程,要是說不清楚去向,一個都別想跑。
但是南方有個單位卻是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的一棟樓,9月份還在雨季的時候,山體滑坡垮了,而且是被滑坡徹底掩埋的那種垮塌,想要挖開,根本不可能。
好在滑坡前,就有一定的預兆,全部人員和大部分裝置被轉移了出來。
最終上報的結果,由於轉移過程過於倉促,過程混亂,DJS59和DJS60D機櫃比較大,線纜複雜,又處在保護最好的計算機中心裡。
計算機中心深邃的位置和堅固的防護,反而成了搶救這批計算機的最大障礙。
總結下來就是,經過努力,沒搶出來。
對於這種天災人禍,大家也沒辦法,沒搶出來就沒搶出來吧,人沒事就行。
報告一路打上去,這件事情也就這麼定了性,損失了兩臺計算機,59和60D各一臺。
那就補充吧,正好防工委和十二機部在組織DJS61替代,反正61生產又快,價格還便宜不少。
但是實際上,這份打上來的報告,關於計算機的部分,只有一句話是真的。
——那就是時間倉促,撤離是真的比較混亂。
三名負責撤離計算機的人員,其實是把計算機撤出來了的,只是正因為混亂,除了他們的直屬領導之外,沒人知道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