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東西都齊備,但是除錯還是要花時間,高振東拿著手上這個能真正稱之為“主機板”的東西,再次投入了除錯。
兩種電路板,一大一小,小的那片,是插在大的那片的插槽,而RAM晶片就是插在小的那片上面。
這種“記憶體條”雖然簡陋,但還是很好的保證了記憶體容量的彈性,甚至都不能說它醜,對於高振東來說,這種記憶體條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和原始的美感。
開啟直流穩壓電源,高振東拿起萬用表,一個檢測點一個檢測點的量了起來。
沒插片子時的電氣引數,已經由電子實驗室的同志測試過,現在插上片子的資料,就得高振東自己來了。
“沒人比我更懂主機板和CPU!
——特靠譜.高。”
——
1274廠,夜班時分,九車間廢品區。
九車間是負責民品積體電路的。
一名穿著1274的淺藍色工作服的人,慢慢的向廢品堆放區走去。
這些廢品,是在積體電路各個工藝環節的廢件和邊角料,基本上囊括了從晶圓到封裝完成各個環節所有的工藝成果,廢品也是品嘛。
這些東西在短暫的集中於此之後,會被分揀,送到不同的廢品處理工序,根據特性不同,進行各種處理,儘可能多的回收其上的材料。
這些工作,就不在生產區域了,所以這些廢品都在無塵區為主的生產區域之外集中堆放。
這人剛靠近廢品堆放區,就被人叫住了。
“同志,你是哪個車間的?”
這人臉上堆上了笑容:“同志你好,我是矽二車間的,過來找我鄰居,他媽讓我給他帶個話。”
矽二車間?做晶體三極體的。能說出矽二車間而不是說“三極體車間”的,肯定是廠里人。
夜班有家裡人帶話,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了。
叫住他的同志也沒多想,順手指了指車間門口的小房間:“找人去那裡登記一下,比較容易找。裡面無塵區你也進不去,不在傳達室登記,很難找到人的。”
積體電路工藝有相當一部分是無塵區域,非生產工人,連門都進不去,更別說找人了。
這裡是民品生產線,來來往往的人很多,1274廠保密的主要是工藝試製車間和給高振東做產品的那個車間。
這兩個車間,一個是生產裝置和生產工藝的秘密都在那兒,一個是最神秘的產品都在那兒,是被嚴防死守的。
飛只蒼蠅進去搓搓小手手,都得被抓起來驗驗爪子上的便便是啥成分!
至於民品線,就沒必要這麼緊張,這裡的東西甚至有生產了出口的,所以管理的重點,就在安全生產上面了,這個安全生產,包括裝置、材料的安全和人員的安全。
被叫住的這人一邊連連應是,一邊轉頭往門邊走去。
走到門邊,他一邊向小房間裡的同志打聽著什麼,一邊用餘光觀察著廢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