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聲“算錯了”冒出來的時候,有人心裡“咯噔”一下,糟了!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算對了”響起,大家的目光看向了那少數幾位說“算錯了”的同志,眼帶戲謔。
那啥,同志,是不是你自己算錯了?
幾位同志面帶訕然,非常不好意思。
但是此刻,大家的注意力已經不在他們算得對不對了,而是看向了這塊插管插滿了的電路板。
寶貝啊!
別看16位浮點數的有效數字只有3~4位,數值範圍也不大,但是對於很多實際工程應用來說,其實這個精度和數值範圍足夠了。
用一個最典型的應用最廣泛的例子來說,圓周率Pi。
由於有那首著名的“山巔一寺一壺酒”的存在,相信很多人都能將Pi輕鬆背到小數點後5位,有閒心的,輕鬆能背到20位以後,當然,“他在倒背圓周率!”這種笑話是不可能的。
但是實際使用中,哪怕背得再長,實際上相當多都是用的3.14,原因很簡單,用3.14和3.14159算出來的相關結果,在工程應用中差別很小,一般來說夠用了。
算一算就知道,就算把Pi用到小數點後一萬位,與3.14的差別大概也就是萬分之五。
這也就是高振東為什麼先做16位浮點數硬體乘法器的原因——夠用而且便宜。
“高總工,這個板子叫什麼?”一位搞雷達的同志激動的問道。
高振東笑道:“單週期16位浮點硬體乘法器。”
這個名稱非常直接,同志們一聽就聽懂了,其中有部分對於計算機比較瞭解的同志,發出了驚歎聲:“這機器一個週期就能完成乘法運算?”
高振東點點頭:“對,它的指令週期和DJS59是一樣的,4個時鐘週期形成一個機器週期,從理論上說,即使DJS59系的計算機程式碼最最佳化,完成一次8位整數乘法,所需的時間也是這個硬體乘法器完成一次16位浮點數乘法的25倍以上,實際上,由於這個裝置的主頻是1MHz,相比0.6M的DJS59和0.8M的DJS60D,它的速度比剛才說的還要更快一些。”
更好的積體電路工藝,使得硬體乘法器的主頻一開始就比前兩臺通用計算機要更快,潛力更大。
換算過來的話,這個硬體乘法器的理論極限運算能力,大概是0.25MIPS左右,也就是每秒25萬次。
1/25,哪怕不考慮主頻的差別,這個比例也讓所有搞雷達的同志都激動起來。
“這就意味著,我們算訊號的速度更快了!”
“太好了,我估計了一下,有了這個,我們的動目標指示演算法的速度,就達到能用的程度了。”
雖然他們搞的動目標指示,是用的高振東建議的延遲線對消濾波,可以用模擬器件實現,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進行目標處理的時候,不需要數學計算。
“這對於我們數字通訊很有用處啊,訊號處理、加密解密,一直困擾我們的實時語音訊號處理和實時加密問題,總算看到了曙光。”
這是被委裡總工額外叫過來的,搞通訊的同志。
然而事情並沒有完,高振東說出了一個讓他們更加高興的事情。
“實際上,這套電路的主頻,並沒有到達極限,現在我使用的主頻是相對保守的,而現有積體電路工藝下,該器件能達到的主頻,應該還能提升幾倍。”
PMOS是能上到數MHz的主頻的,這也是現有條件下的極限了,雖然PMOS受限於本身的原理缺陷,和高振東前世動輒幾個GHz的速度相比,差了1000倍,但是在這個時代,快得一批。
最高興的是搞炮位偵校雷達的同志,高振東給他們的演算法裡,炮彈實時點位解算,根據解算出來的點位資料組進行擴充套件卡爾曼濾波,以及需要用到的泰勒級數展開、加權平均等等,都使用到了大量的乘法運算,原本使用的DJS60D因為位寬和架構問題,計算起來是有些捉襟見肘的,簡單來說就是速度有點慢。
想要實時處理雷達送回的炮彈點位資料是有困難的,他們現在都是使用的先儲存雷達訊號資料,然後據此解算點位資料,最後才根據點位資料組進行濾波、定位的辦法。
實際上整個過程,需要的時間要用分鐘來計數,等反擊炮群把資料裝訂好打回去,那已經是好幾分鐘之後的事情了。也不是不能用,但是很明顯,達不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畢竟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最先進的敵人,已經用上了自行火炮,這種火炮是有能力在數發急速射之後,在數十秒之內拔腿跑路的。
哪怕是牽引火炮,實際上在我們熟練的戰士手上,打了之後幾分鐘之內就掛車上撤退也不是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