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知道這東西對他們的吸引力是絕對巨大的,不會有第二個結果,點點頭笑道:“那好,我就和你們說說這個鐳射制導炸彈元件的事情。”
元件?還沒進入細節,春雷廠的同志就感覺受到了當頭一棒,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就是高振東說250kg和500kg其實沒啥區別,都是同一個東西的原因了,他要搞制導元件,套在炸彈頭上就可以的那種!
至於滑翔制導,倒是暫時沒有太大必要,距離遠了鐳射接收器接不到訊號,還要靠其他手段確定初始發射方向和距離,反而把系統搞複雜了。這個能力超出了當前敵人防空火力的能力,必要性不高,代價卻很巨大。
鐳射制導炸彈直到21世紀,帶滑翔元件的都極為少見,不是沒有原因的。
“啊對,元件。”
能有人把自己的想法落地,讓高振東心情極好,他樂呵呵的道:“這東西就是用來套在現在的炸彈頭上的,這樣就不用專門生產新彈了。”
我們用的自由落體炸彈,都是帶阻力環的高阻炸彈,這是為了讓炸彈飛行穩定,能提高一點命中率,但是用在制導炸彈上就不好使了。
春雷廠的同志豁然開朗,這辦法好啊,成本低不少,而且只要是做足了前期研究,什麼彈都能套上去,都能變制導炸彈。
成本低,彈藥來源豐富。
就這一點點考慮,就不服不行,人家那真是技術到應用,外加實際現狀,一樣都沒拉下。
“那會不會破壞炸彈的飛行姿態?”春雷廠負責制導系統的周工問道,就是那位被斷線問題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周工。
“不會,這個彈本來就是要動來動去的,不需要太穩的姿態。而基本的穩定,那個複雜的尾翼結構是能提供保證的,就這,在制導元件上都還需要用大控制翼才能解決彈體飛行過穩,控制力矩不足的問題呢。”
我們用的高阻炸彈與老毛子同出一脈,不但有尾翼,還有環形尾翼,穩是穩了,就是想動起來也不容易。
這就有點像飛機的靜安定度高與放寬靜安定度的區別一樣,安定度高了,敏捷性就不咋樣了,比如那個飛天拖拉機,安定得一批。
周工聞言,才反應過來,自己是刻舟求劍了,這玩意是主動保證命中率的,與高阻炸彈要求四平八穩完全是兩個路子。
不過這也說明一個事情,這東西吧,基本上就是他一個人的活兒,其他的都不怎麼用得上。
沒動力,和動力系統總師關係不大。
不大改彈體,那空氣動力學就主要是解決下落過程和控制過程的那點問題了。
至於裝藥什麼的,如果要換裝藥,那高總工還折騰元件幹嘛?直接生產新的不就行了?
嘿嘿,沒想到還能吃獨食!
周工頓時把SS.11的失敗扔到九霄雲外去了。
“高總,您給我說說,這個制導元件總體上有什麼要求?”
高振東笑道:“其實也不多。頭一個,要降低炸彈的飛行阻力,讓它至少能儘可能的往前滑行,增加一點射程。”
周工反覆在自己腦袋裡告訴自己,這是制導炸彈,要求不同,別記岔了。
“那能不能加個發動機,讓炸彈射程更大一些?”搞動力的同志還是有些不甘心,這玩意兒沒自己啥事兒啊。
高振東搖搖頭:“鐳射制導距離有限,射程加大也沒意義,而且那搞來搞去就成了導彈了,太複雜,成本也上去了,就脫離初衷了,也超出現在的所需。炸彈就是炸彈,就算要加射程,也有一些別的手段,只是鐳射制導的不大用得上,低阻滑行的距離夠了。”
高振東想了想,還是補充了一句,和技術無關,但是在他看來也很重要:“我個人習慣,是牢記搞工程應用研究時的一個鐵則——不貪心。這也要那也要,最後會發現偏離初衷很遠,而且失去了現實的意義。”
他也只是說是個人習慣,至於別人聽得進聽不進,怎麼個評價,他就管不著,也不想管。
聽見他的話,幾位同志眼光一閃,有人若有所思的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三個字,還重重的畫了個圈。
見此情形,不管人家是不是做個樣子,至少是記住了,高振東也有幾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