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不選陶氏的DD雙基推進劑,沒別的原因,其裝填形式與高振東的設想有些出入。
選推進劑的時候,高振東還看見了一句非常有趣的話——“含XX的推進劑燃燒後有劇毒,通常只考慮用於遠端導彈的末級發動機上。”
選了構型、推進劑,殼體材料上,對於高振東來說就簡單了,自產自銷,591安排上。
碳素鋼、合金鋼本來就是常用固體火箭殼體材料,而591既有合金鋼的力學效能,又耐高溫,而且可以軋、鍛,用來加工火箭發動機殼體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自產合金鋼,加上加工效能好,一大好處就是便宜。
可別小瞧加工帶來的成本,以高振東前世經常作為“高大上”材料來宣傳的鈦為例。
鈦本身儲量豐富,冶煉也不難,為什麼曾經那麼貴?主要原因就是這貨很難加工。
固發對材料要求最高的喉襯和噴管方面,對高振東來說就完全不是問題了,鎢銅已經準備好了。
高振東在姿態控制上,選用的方案和老毛子的AT3,也就是赤劍73是同一套方案,為了降低發動機的複雜度,同時減少對彈體滾轉控制的需求,用的一維控制面+燃氣舵方案。
至於燃氣舵用什麼做?有鎢鉬合金嘛不是。
這個方案中,發動機只有兩個斜切噴口且處於同一平面,理論上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控制導彈轉向,不過這個方案巧妙的利用了彈體的滾轉,當彈體滾轉到合適的角度時才轉動燃氣舵。
簡單來說就是控制面與地面垂直時,控制導彈的左右,控制面與地面平行時,控制導彈的起伏。
別看原理簡單,效果還真就不錯,原理簡單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它便宜啊。
決定了這些東西,高振東還有一堆事情要做,工作壓力、膨脹比、燃燒室、熱力計算、裝藥結構.
好在這個發動機的要求屬於在導彈中最低的那種,甚至火箭炮的固發設計要求都比它要困難。
因為火箭炮的要求有兩個是必須滿足的:一是射程、二是得便宜。
這兩個要求甚至是矛盾的,同等條件下,射得遠就不便宜,便宜的多半射不遠。
所以好的火箭炮,炮彈可不算很便宜,曾經流傳的“幾十輛寶馬在空中飛”的段子可不完全只是段子。
當然,和豬母艦那種80萬美刀一發155炮彈,而且效能還不達預期的的逆天玩意比,也算得上是物美價廉了。
高振東的工作狀態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半天二踢腳,半天單板機,進度也沒怎麼受影響,畢竟對他來說,能經常換換腦子,反而是能提升效率的。
高振東下班回到家,看見幾個人正在他家門口等著,守著一個木箱子,婁曉娥請他們進屋坐著等也被婉拒。
見高振東回家,一位看起來是領頭的同志走上前,遞給了高振東一個本本:“高主任好,我們奉命給您送裝置過來。”
高振東核實了一下,沒什麼問題,而且這位同志彷彿有些眼熟的樣子,但是想不起什麼時候具體接觸過,反正是證件是防工委的真貨,人是哪兒的就不知道了。
他有些奇怪,自己沒有申請裝置啊,特別是往家裡申請,他就更沒有了。
在這方面他一向很注意,不能給公家增加負擔嘛,但凡在家裡用,即便是為了科研有些需要的東西,自己出錢也就買了,貴一點的或者渠道比較特殊的,就交給婁家在處理。
“同志,是不是搞錯了,我最近沒有申請什麼裝置啊。”高振東一邊把他們往屋裡請,一邊笑道。
來人也笑道:“這個不是你申請的,是委裡找十二機部調的,你是這個東西的主要設計人員嘛,樣機的試用試驗工作你肯定也是要參與的嘛。”
說完開啟箱子給高振東檢查,他一看,原來是印表機啊。
這東西運算所剛送了他一臺,放在廠裡計算機房了,不過往他家送一臺這種事情,運算所就不方便做了。
看來是防工委覺得這東西好,也能方便高振東工作,乾脆由防工委出面,把運算所本來就沒幾臺的樣機又調了一臺過來。
然後給出了一個很光明正大的理由:設計者親自參與樣機的試用試驗工作。
高振東知道這東西今天已經開過結題會議了,不過高振東沒去,這種小東西,就不浪費時間了,運算所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