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通訊院的人不同的是,十二機部領導拿著這個訊息,就跟三伏天喝了冰闊樂一樣,心情舒坦。
強忍住到十七機部那邊搶人的衝動,他自言自語:“訊息傳輸,檔案傳輸,這樣電話網能幹的事情,可就不止是打電話那麼簡單了,哈哈。”
看著運算所的彙報材料最後幾行字——“茲事體大,如何利用,望部裡及相關單位儘快論證,速下決斷,以期早日發揮其效益。”
“這個東西的確有些太過便利,好是好,他們那邊不好下定論也是真的。這個事情,恐怕防工委、郵通委、教育口、宣傳口都要一起坐下來討論討論才行。對了,還有十七機部那個打鐵的,人是他們的人,也不能撇過他們去。”
領導一邊自言自語,一邊盤算。
於是從運算所回到三軋廠的高振東,臨近下班的時候,接到了週六下午去十二機部開會的通知。
今天是星期四,之所以不是第二天就去,主要是因為與會人員實在是難湊時間,都是百事纏身的忙人,一天半能給你湊齊就算是特例了,還要啥腳踏車。
不過還別說,在高振東這裡,特例還真不少,他每次的動靜兒,都能驚動到十七機部、防工委、十二機部領導這個級別的人,也算是個異數。
接到電話,把會議安排寫在自己的工作日記本上,高振東就把這個事情先放一邊了,他回過頭來,開始忙活運算所給他做的另外一塊電路板的事情。
對,就是上次蘇衛華來解決反艦導彈掉高度問題時,高振東受到啟發想起來的那個做減法的電子裝置。
電路板運算所給做好了,電子元件是婁守行透過港島渠道,從西方國家搞到的,也早就給他送來了。
這個東西,其實說起來也簡單,他要在DJS59的基礎上,做一些精簡,利用剛剛出現的整合邏輯閘電路,做一個規模更小的、精簡版的DJS59出來。
這個東西,在高振東的設計中,與DJS59由很多塊50*50cm的電路板組成不同,其組成僅僅是總面積為50*50cm的電路板。
這50*50的總面積上面,整合一個精簡版的DJS59全電晶體計算機以及必要輸入輸出介面,還有96位元組的電晶體儲存器作為執行RAM,而更多的RAM和程式儲存ROM,則採用外掛的方式。
這就是高振東的想法,微控制器現在積體電路技術不成熟,那我做減法,加上剛呱呱墜地的積體電路晶片,做個單板機總可以吧?
這個單板機不需要DJS59那麼“強大”的效能,有一半左右就可以,更重要的要求是能夠相容DJS59的體系架構,使用DJS59的大部分軟體資源就可以。
這個青春版的DJS59,要的就是在當前看來“極小”的體積,更少的耗電,來完成基本的計算工作,所以高振東甚至整合了96位元組的RAM進去。
可別小看這東西,有了這東西,計算機的應用範圍能大上好大一圈,那點兒運算能力在日後看來微不足道,可是在這個時候,可真的能幹不少事情。
舉個迫在眉睫的例子,這東西一搞成,高振東在自己家再配上一套XS59、JP59,他就又能在家編軟體了,現在DJS59放在廠裡,實在是很不方便。
在高振東的規劃裡,單板機作為微控制器的替代品,去完成嵌入式系統、以及部分個人PC的工作,而DJS59和他設計中的第二代計算機,是作為中大型計算機來使用。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靠的就是剛出現不久的整合邏輯閘電路。
雖然這個時候的整合邏輯電路還沒有日後的74/54系列、CD4000系列那麼百花齊放,應有盡有,但是就剛剛買到的多路整合或門、與門、非門晶片,就足夠他玩兒花活了,這三個邏輯閘,是其他一切邏輯閘的基礎。
一片整合邏輯電路上,往往就有四到七路上述基本邏輯閘電路,這就意味著一片晶片可以代替過去的幾個乃至幾十個電晶體。
再加上節約下來的阻容元件的面積,節省的直接就是數倍乃至十多倍的面積。
懷著一點點激動的心情,高振東開始了單板機的除錯之路。
減法是早就做好了,高振東用或門、與門、非門已經把單板機電路設計了出來。
不過與DJS59不同的是,DJS59是抄,而這次是正兒八經的自己設計,雖然有DJS59的大量成果可以借鑑,但是這還是一套新東西。
積體電路是新的,電路圖是新的,電路結構也可以算是新的,還要考慮對DJS59的相容性,要除錯完成,這可不是一個小活兒。
想到這裡,高振東理了一下自己手上還沒完成的或者準備做的事情。
材料線:單晶爐,鎢銅材料、鎢鉬合金,以及答應京城工大的三種槍械鋼材。
前三者進度還可以,特別是單晶爐,從高振東接到的彙報來看,已經開始接近尾聲。後三者還沒開始,不過那玩意對高振東來說輕鬆得很,抄答案嘛,誰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