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工重新接過電話,對高振東笑道:“高主任,別的啥也不說了,又麻煩你一次,你放心,我保證,但凡有你們的石墨構件單子,我每次都親自盯緊。”
這倒是個好事,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單晶爐石墨構件的源頭質量。
機要通話的資源還是很寶貴的,事情說完,再次互祝新年之後,結束通話了通話。
對於一些石墨材料製作中的其他問題,碳研院沒問,高振東也是沒法主動說的,一來,也許他們的選擇更優,二來,還有個保密規定在呢,就算是技術顧問也不能隨便問對方主動給出的資訊之外的話題。
看看日曆,還有兩天就要除夕了。
高振東從機要室出來,沒有回辦公室,而是去了單晶爐試驗室。
這邊的具體事務,是俞允成在負責。
有這位科班出身的人在,高振東也很放心,他領先的是思路和原理,具體細節就不見得比俞允成更好了。
俞允成負責具體的落地過程,比他更合適。
“高主任,區熔法具體一點是個什麼回事呢?”
聽見高振東這個話,俞允成這個在當前已經算是矽單晶製作的專業人士嘴巴張大了,高主任說的這些,相當一部分根本沒聽說過,就這一句話,就夠他琢磨好些年的了。
然後高振東就告訴了他為什麼一開始不做區熔法:“但是從這兩個方法來看,適應範圍最廣、晶體直徑最容易做大、技術更簡單的,是直拉法。”
區熔法則是把矽棒吊起來,把下端燒化,然後往下拉晶。
高振東笑著道:“嗯,俞工,現在情況怎麼樣?”
“高主任,從原理上分析,區熔法比直拉法的材料純度要高,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用區熔法搞。”
看見高振東過來,俞允成也走了過來,正好他有些積累的問題想問一下:“高主任,過來了?”
說到這裡,他順勢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高振東笑著道:“不止我們現在正在做的直拉法和區熔法,做矽單晶的辦法還有很多,比如基座法、片狀單晶生長、氣相生長、鑄錠法、液相外延等等。”
高振東點點頭:“沒錯,不過這些方法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總的來說,電子技術上用的半導體材料,在我看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最合適的還就是正在搞的直拉法和你說的區熔法。”
俞允成情緒也很不錯:“還比較順利,正在一項一項的裝,一項一項的調。”
這個話一開始他是不太好問的,這涉及到原理路線問題了,看見高振東的單晶爐設計那麼完整,一開始問這個話有點全盤推翻的感覺。
俞允成對於區熔法有所瞭解,但是對於區熔法的原理和具體實現方法是不瞭解的,大概就處於聞名但是但未見面的程度。
俞允成聽見了有些驚訝:“啊,這樣啊,好像是比較難控制。”
簡單來說,直拉法是把矽在鍋裡燒化,然後往上拉晶。
不愧是搞這個的,一聽就明白,高振東笑道:“對,這個方法熔化的矽液主要靠表面張力維持不掉落,所以直徑想做大,比直拉法要困難,同時整個拉晶過程的可控性差,容易導致晶體結構缺陷。”
高振東干脆把區熔法的原理向俞允成介紹了一遍。
“有這麼多方法?”他樣子有點傻呆呆的。
聽見高振東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俞允成心裡很有幾分竊喜。
實際上哪怕到了幾十年後,半導體用矽單晶的生產方法還是以這兩個為主,其中直拉法佔了75%左右的產量。
俞允成明白了:“嗯,看來選擇技術路線不能光靠單一指標,還是要綜合考慮的。”
高振東笑道:“說對了,對於現在來說,直拉法的缺陷是可以透過設計手段來彌補或者削弱的,比如增加石英內坩堝。而它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我們不是搞理論研究,理論研究可以只盯著高處,我們搞的是應用研究,還是要看看周圍。”
俞允成更加明白了:“啊,我還奇怪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在石墨坩堝內再套一層石英坩堝呢,原來是我沒考慮周全。”
高振東道:“對於我們現在的需求來說,區熔法的好處實際上是用不怎麼上的,但是壞處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而直拉法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生產技術難度低,更容易控制摻雜濃度,更容易製備大直徑單晶,這些可都是我們現在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