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科技獎的頒獎大會才過去,對於高振東這個勇奪七獎,五個一等兩個二等的猛人,所有參會的人肯定都印象深刻。
哪怕俞允成自己也是拿了獎的,可是捫心自問,他知道自己離這個高振東還是有些距離。
這麼一個人居然也對矽單晶有興趣?這肯定是個好事,不過自己看別人的科研報告是否合適?
俞允成有些猶豫:“領導,這個我看,合適嗎?”
領導笑了:“給你看你就看,沒什麼不合適的,放心吧,高振東同志不是那樣的人。”
俞允成這才翻開這份報告,仔細閱讀起來。
這一讀,可就把他給陷進去了。
與自己專注於矽單晶不同,高振東同志想搞的,並不是矽單晶,而是拉制單晶物質的通用裝置。
俞允成暗暗佩服,這人猛了,站的位置就是高。
如果別人寫報告想搞這個,可能俞允成會持保守的態度,可是高振東,人的名樹的影,任誰都不會認為這個人是在無的放矢。
再看到後面,雖然具體設計被抽掉了,但是剩下的部分,對於單晶爐是有完整的思考的,裡面清晰的闡明瞭單晶爐的每一個預想部分。
爐體、加熱器、坩堝升降機構、籽晶升降機構、熱場控制系統.這裡面甚至有一些,連已經拉制出第一枚4個9單晶的俞允成本人,都是沒有考慮到的。
可是當他看到這些名詞,即使不看具體設計,都能猜出這每個部分在拉制單晶的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
這固然是俞允成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術一定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理解到高振東的意思,可是高振東在單晶爐方面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考慮,也是主要原因。
複雜的原理和繁瑣的需求,卻能用一個個簡單的名詞就概括出來,讓人能夠望文生義,就憑這一點,這位高振東的能力,可見一斑。
在這裡,能讓人望文生義不是貶義,而是對一位檔案編撰者的最高褒獎之一。
科普文章為什麼不好寫?難就難在這裡。
俞允成看完縮減版的高振東申請報告,就這一點點,就覺得自己收穫頗豐。
他帶著渴求的目光看向了領導:“領導,這報告,不全啊.”
領導對於他的反應,頗感有趣,哈哈笑了起來:“怎麼樣?小俞同志,有沒有興趣和高振東主任一起做點事情?”
俞允成腦中電光一閃,對啊,高主任的前瞻性和系統性,自己在矽單晶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強強聯合,何愁大事不成?
至於誰牽頭,他沒想那麼多,再說了,高主任7個獎,有5個都是多人獲獎的,說明高主任並不是吃相難看的那種人。
至於剩下兩個,估計是其他人實在沒有貢獻,自己都沒好意思往裡湊。
你看看高主任的樣子,是缺成果的人麼?
他一拍大腿:“太好了!領導,我願意。”
領導笑道:“讓你去參加高振東主任那邊的專案,第一是考慮到你能力足夠,夠格了。第二呢,高主任那邊的條件應該比你的要好,他能調動整個第三軋鋼廠的技術力量,也能快速協調各類裝置的生產,而且其他資源和資金方面也比你豐富,有利於你的想法得到快速的實現。”
說道這裡,領導喝了一口水:“至於其他方面,伱放心,高主任的人品還是很有保證的。”
聽見領導直接把話都基本上是挑明瞭說,俞允成非常感動,一般情況下,領導哪兒會把話說得這麼清楚。
他連連的點頭:“領導,這個事情,我一定做好,我可以把整個科研組都拉過去,吃一吃高主任的大戶,打一打他的秋風。”
領導聽見他的話,笑道:“那高振東肯定舉雙手歡迎,既然沒什麼問題,那我給你寫個條子,你直接去找高振東,他報告的批覆我會隨後叫人送去。”
當俞允成一行四人,帶著領導的條子找到高振東的時候,一開始高振東是有點茫然的。
可當俞允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向他介紹完後,高振東大喜過望,這可是能在59年就拉出4個9矽單晶的猛人啊,有這個組在,加上自己的矽單晶爐設計,實用化的半導體矽單晶的成功指日可待。
連忙招呼技術處研究室的人給四人安排辦公場地,並帶著俞允成,去挑了一間試驗室做矽單晶爐實驗室,試驗室選在一樓,這玩意的重量可不一般。
技術處已經搬遷到保衛處旁邊的樓了,這裡的辦公資源更加豐富。
看見高振東的熱情和在技術處研究室一呼百應的狀態,加上背靠整整一個大廠的豪氣,俞允成幾人暗道這回是來對了。
等幾個人安頓好,高振東也沒客氣,一人發了一本自己的單晶爐科研計劃的完整版,來來來,先消化消化,消化好了我們好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