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十七機部關於第三軋鋼廠技術科升技術處的批覆也返回到了第三軋鋼廠。
拿到批覆,楊廠長召集第三軋鋼廠的廠領導層開了個會。
會上,楊廠長宣讀了部裡關於三軋廠技術科升級的批覆:“.希望第三軋鋼廠各級同志發揚好主人翁精神,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做好此次的技術部門升格工作,為社會建設做出更多貢獻。”
唸完批覆,楊廠長道:“同志們,部裡非常支援我們廠的工作,這麼快就批覆同意我廠技術科升級,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個工作落實好。大家都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儘量提出來嘛。”
倒是沒有什麼不和諧的事情發生,因為這是個好事情,不論從哪個方面,對哪一位領導來說都是好事。
就算處長安排不了,科長總是有空缺的,科長塞不進去了,股長雖然沒級別,大小也是個長嘛不是。
技術科是陳總的地盤,自然是他先說。
“技術科升級為技術處,主要還是兩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一方面是人的問題,另外一方面是條件的問題。”
陳總在人的方面絲毫沒留口子:“人的問題,在我們的申請報告上已經很明確,部裡也支援我們從技術科內部挖潛,所以技術處的主要架構,那就按照報告上的走,不用做什麼調整了,也免得部裡說我們落實與申請不符。”
扯了部裡“內部挖潛”的虎皮當大旗,陳總把人的路子堵得死死的,不過還是留了個尾巴。
“當然,申請報告上沒有明確的,技術科也缺的人員,肯定還是要其他部門支援過去。”
主架構之外的,大家可以隨意一點。
一位副廠長道:“技術科原有的兩位副科長倒是資歷也夠正科,趁著這個機會往上拔半步倒也可以。可是第一研究室高主任那裡怎麼辦?是不是太急切了點兒,先宣告啊,我不是對高振東同志有意見啊,是怕揠苗助長,對高振東同志成長不利。”
老陳還沒說話,李副廠長先笑著道:“愛護年輕同志是好事,不過我建議還是個人服從整體比較好吧,不要搞特殊化。”
不得不說,李副廠長常年乾的與人打交道的事情,說話就是有意思,這話字面意思和他實際的意思說了個滿擰。
什麼是整體,在這裡,整體的意思就是有職務的,整體都原地升一級,什麼是個人不要搞特殊化,意思就是整體都升,不要搞特殊留一個人在原地。
而且李副廠長有自己的渠道,要不然後面電視劇裡為什麼是他爬到了那個位置。
同時,他對於技術科最近幾個月的工作參與很深,除了渠道訊息,他也有自己的判斷。
在他看來,所有人都可以不升級,另外調人替代,唯獨這個高振東,那是必須要升上去的。
開玩笑,他原地踏步,沒準兒部裡給你升格工作下個暫停整改的通知信不信。
陳總更直接:“誰能替代他?”
這句話就五個字,可是威力和李副廠長的軟刀子不相上下,誰?還有誰?
想想這幾個月高振東的成果,沒人能拿得出另外一個人來,都知道,廠裡最近在科研方面的成績,說是歸於他一身也不為過。
楊廠長喝口水,笑著道:“我們還是專注於升格工作本身,不要節外生枝了,不要把好事辦成壞事嘛。”
這最後半句話就很有意思,高振東原地踏步,好事就辦成壞事了?
很明顯,楊廠長話裡有話,他掌握的情況更多。
提出第一研究室問題的副廠長悚然而驚,這個便宜,佔不得,要出問題。
人的問題,就這麼波瀾不驚的過去了,多出來的幾個科長副科長還是夠大家安排一下的。
然後就是架構和工作條件、工作定位問題。
架構,申請報告裡有了,工作定位,申請報告裡也很清楚。
剩下就是工作條件,報告裡不甚明確,這個東西主要是要靠廠裡解決的,不是部裡的事情。
最終的結果,是把技術科的辦公區,不對,現在是技術處辦公區了,從現有位置搬到保衛處邊上的一棟樓,這棟樓比技術處現有辦公樓大,更施展得開。
另外撥出一筆錢,供技術處添置裝置和常用材料,
還有一筆錢,是部裡特批的,不算在第三軋鋼廠的年預算裡面,其使用由技術處掌握,申報程式直接走部裡,會上陳總當即就表示,這筆錢的使用,下放到第一研究室擴編而來的研究室去。
沒有第一了,就只有這一個研究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