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災毫不客氣跟上一波連環桶,將盲僧和紅色方中單機械先驅一起給炸得滿身傷。
無奈之下,機械先驅只能是交出閃現逃離,盲僧也是靠技能,到己方小兵殘血逃走了。
看到孫一凡的這一波操作,眾人都鬆了一口氣。
孫一凡笑著說:“呵呵呵,我就說了吧,我的蜘蛛是能用的。”
張無衣立刻說:“行了,別廢話,趕緊上來,幫我弄他,這個劍姬煩死了。”
聽到張無衣開口了,段星星馬上說:“行,我們先猥瑣一點,別被搞了。”
於是下路兵線馬上果斷的後撤,回家進行了一波補給,讓孫一凡能夠去上路幫張無衣。
從兩天幾場的比賽下來,孫一凡他們的配合越來越默契了。
大家已經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些什麼,能夠分配好各自的時間。
並且也會注意觀察對手的動態,及時將各種的動態反饋給隊友,好讓隊友根據對方的動態,時刻去調整一下他們的一些進攻思路。
這樣的交流,可以說讓孫一凡他們漸漸適應了比賽節奏,並且總能夠在劣勢的情況下,迅速找到機會重新開啟局面。
就好像是之前兩場孫一凡的掘墓者打野,因為掘墓者的gank留人能力較弱,幾乎是沒有任何的控制技能。
所以前期的時候,在掘墓者每次進攻野區的時候,三條線都會同時施加一些壓力。
儘量拖住對方的線上英雄,不給線上英雄去支援的機會,從而保證掘墓者的入侵能夠成功。
將掘墓者的危險減小到最低,也給掘墓者爭取寬鬆的發育機會,入侵起來可以沒有後顧之憂。
這也是為什麼兩場比賽,掘墓者都能夠迅速的發育起來,成為很強的輸出點的原因所在。
實際上,比賽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之間的配合,並不只是單純拼對線能力。
或許,對線的能力強,能夠線上上打出很好的壓制效果。
但是如果不懂得配合隊友,可能線上的壓制力,反倒會成為對手的機會。
孫一凡他們之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果沒有孫一凡帶動的話,其他人之間很少有配合。
儘管各條線看起來打得都不錯,但是相互之間沒有什麼配合的情況下,就很容被對手抓到機會。
往往因為對手的精妙配合,迅速的以多打少導致孫一凡他們迅速進入劣勢。
而一旦進入了劣勢,相互之間的配合就更加少,更加沒有了交流,打著打著就讓隊伍變得越來越死板。
最終,孫一凡他們就會在死氣沉沉氣氛中,被對方給慢慢的摧毀擊垮。
不過隨著大家的相互諒解,以及在一起配合多了,對於比賽的把控也就變得更加隨意。
相互之間的配合也變得更多,很多時候不需要孫一凡參與,也能夠找機會進行配合。
並且會反饋給隊友很多有用的資訊,保證隊友非常穩定的發育,不會被對手給過分騷擾。
就好像如今孫一凡趕去上路的時候,下路非常果斷的推線回家,同時輔助出門之後,迅速向上路趕去。
孫一凡已經嗅到了上路的危機,覺得對手也可能是想要在上路搞事,雙方的這一波上路小規模團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