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小巧”的大廳,兩大妖對視一眼,暗暗躊躇起來。
東勝神洲遍地妖怪,妖城洞天就那麼幾座,妖王坐鎮其中。一般大妖,卻都是在外面尋個山頭落腳,其中自有講究,小妖住小山,大妖住大山。地方優劣,與實力掛鉤。
而當下這一座山頭,原本毫不起眼,就是個旮旯小地方,由一窩小妖佔據著。
以前的時候,兩尊大妖根本不在意,眼角都不掃一下。只是事情發生了變化,據說有大妖看中了此地,並開闢道場,那一群小妖漸漸便抖擻起來,開始四下征討,搶佔地方了。
這番動靜也正常,只是叫人疑惑的是,這麼個小山頭有甚值得看上的?
要知道,元氣比瓶定山濃郁的山脈不知多少,而且只要實力達標,搶佔一處毫不費力。
疑惑歸疑惑,但平常不打交道,也沒有來往。
到了現在,等取經人的訊息發酵傳揚出來後,這熊精兩個才恍然大悟,敢情人家是特意提前到此打埋伏,好等取經人過海來送上門的。
妖族盤踞,有著很深的地域觀念,貿然過界,便意味著一場龍爭虎鬥,勝王敗寇。不過大妖之間,實力往往在伯仲之間,難以分出勝負,因此一般時候,各有顧慮,也不會無緣無故就打起來。畢竟地方資源充裕,無需搶奪地盤。
此次取經人來,若是路經此地,便正好落入趙靈臺彀中,也就意味這這一樁數十年一回的大功勞,熊精和通背猿猴沒份了。兩大妖瞧著眼紅,不願袖手旁觀,於是湊在一塊商量,很快達成共識,聯袂前來拜會。
當進入靈臺山頭,就感到不同這兒的元氣濃郁非常,幾乎有小福地的效果了,比起兩者的山門,起碼優勝了一截。
實在沒道理。
如果此地有著如此濃郁的元氣,早被別的大妖給佔了,哪裡還等得到給趙靈臺?
那麼,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是山頭有隱藏靈脈,故而被疏忽掉了嗎?又或者,是被趙靈臺改造過了……
相比後者,熊精兩個更願意相信前者。改造豈是等閒事?有那般本領神通,就不是一般大妖了,直追妖王。
趙靈臺是妖王?
開什麼玩笑。
而對於趙靈臺,任憑兩大妖瞪圓了眼睛也是看不透,只隱約捕捉到了一點兒妖氣。
有妖氣,就意味著是妖族。
確定這一點非常重要,起碼是同族,能讓人稍微放心。
至於林中流那幾個人族的存在,倒也不稀奇,許多大妖都喜歡捉人族來為奴為僕。雖然那幾個瞧著不像奴僕,但也不算什麼。
“未請教?”
通背猿猴自報了家門,試問道。
趙靈臺含糊回答“趙姓。”
為自己取姓氏,是妖族近年來的風潮,從妖王開始,有的說自己姓“牛”,有的說姓“孫”,倒有模有樣的。正所謂上行下效,下面的大妖小妖,也漸漸開始模仿了。
隨著妖族處境的困頓,窮則思變,很多變化都開始發生了。妖王之中,不乏有著遠見者,牠們從妖族的跟指令碼身出發,認識到了問題。歸根到底,是覺得妖族缺了氣運道德,急需補全,而化人形、取姓氏等等一系列的行徑,從某種程度上講,便屬於補全氣運道德。
這是玄之又玄的東西,看著虛無縹緲,實則大有講究。
當今仙域,人人都想證得大道,成就大羅,但道路就那麼狹窄,只容幾人透過,誰能搶先一步,便搶得先機,一步快,步步快,直至證道,成就無上,萬劫不磨。
這注定是一條你爭我搶的獨木橋,殘酷而果決。
西方世界,一直想度化妖族,便是要取其中功德;而天庭內部玄穹仙帝與蜀山劍祖的爭鬥,明面上是意識形態的分歧與爭端,但本質上,未必不是兩者在大道路上的決鬥。勝者一馬當先,敗者落入凡塵。
事實上也如此,蜀山劍祖敗了,分身遁回人間;玄穹仙帝勝了,一統天庭,聲勢逼人,據說已無限接近大羅金仙的境界。
閒話不提,話說回來,趙靈臺自稱姓“趙”,兩大妖也沒想太多,略作寒暄後,就開門見山,問起取經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