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隻貓並不算真正成妖,牠只是介於開竅之間,並因此有了靈智,能聽人話。
而貓,本身就是具備靈性的動物,能夠被馴養得很好。
這也是趙靈臺選擇帶牠上路的原因,不怕會被人遇見,上來就“降妖除魔”了。
他可以說這貓是自己的靈寵。
至於那隻小狗,那是非常特殊的存在,特殊到直到如今,趙靈臺仍然有些摸不清楚。
貓妖原本可能是一隻野貓,遊蕩在浮山上,遇著了機緣,因此啟蒙開靈,成為靈獸,然後發現了那株七葉血參,並守護了起來,要一直守到血參成熟,這才吃掉。
與血參為伴,得益匪淺,日夜被血參氣味滋潤著,實力大漲。
只是沒料到,生長得極為隱蔽的七葉血參,還是被來自神丹教的張唸白給發現了。
一人一貓,開始對弈。
不擅打鬥的張唸白爭不過貓妖,只能策劃計謀;而貓妖也沒有吃掉七葉血參,因為距離完全成熟,還差幾天功夫。
很多時候,動物的認知固執,甚至要超過人類。
又或者,在貓妖看來,張唸白並不足以構成威脅。
最後是趙靈臺得了血參,並切下些根鬚之類,搗弄給貓妖吃了,其身上的劍傷才好得快。
隨著烏篷船向龍神廟靠近,貓妖越發不安起來,要不是旁邊有小狗震懾,牠恐怕都會跳船逃跑。
趙靈臺微一皺眉,沒想到貓對於神廟氣息如此敏感。
阿水伯道:“少俠,神廟附近太多船,不好停泊,我且送你過去,然後到外邊去做飯,你好了,我便來接你。”
龍神廟香火旺盛,每天都有不少船隻到此,送人入廟,上香拜神。一艘艘的船,便停泊在神廟周圍的水域上,顯得擁擠。
當然,進入的路徑還是留著的,只是船送人過去後,就得劃出來,不能擋住水道。
趙靈臺道:“好,我的貓和狗,就留在船上了,勞煩你幫我照看一二。”
“沒問題。”
見那貓狗似乎都很乖巧的樣子,阿水伯答應下來。
不用多久,烏篷船便劃到龍神廟的臺階之下,趙靈臺下船,踏上臺階,回頭一看,就見到貓妖縮成一團,渾身發抖;小狗則若無其事地蹲在那兒,仿若塑像。
阿水伯揮揮手,很快便把烏篷船劃出去了。
趙靈臺拾階而上,一會之後,就來到神廟門外。
這裡,已經有不少人在此,或虔誠燒香跪拜,或依著欄杆觀望風景。
龍神廟坐落在江水中央,四面開闊,可見水流滔滔,頗有幾分壯觀。
趙靈臺不急著入廟,打量起來,見到神廟佔地不大,看起來,就如同一個別致的庭院。一間主廳,兩間耳房。耳房之一擺放雜物,另外一間,大概是住廟祝的。
他剛想入廟,就聽到江面上傳來絲竹之音,其聲靡靡,充斥著一種歡愉之意。
趙靈臺循聲看去,見到前面駛來一艘畫舫,足有十餘丈長,裝飾華麗,裡面坐著兩排歌姬,有的撫琴,有的吹簫,有的鳴鼓,樂章奏起,其樂融融。
眾女環繞之處,一位年輕公子坐在那兒,白衫勝雪,風姿卓越。
“是峨眉的尋歡公子!”
神廟之外,有觀覽風景的人叫了起來,然後一群人撲到欄杆上,踮起腳,伸長了脖子觀望。彷彿看多那尋歡公子一眼,便能吸取到些仙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