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老古董的萬幣厚賜,成為本書第一位舵主;感謝“刀刀”“農民”“慕思”“耶格”蝌蚪等的慷慨打賞,以及每天堅持投票的書友們!堅持最為難得,南朝也在學習,謝謝大家!)
樹蔭清涼,蟬鳴不絕,青石旁邊空地,趙靈臺與許君持劍對立。
少女仍有些顧慮:“你小心,我要出劍了!”
卻是怕自己會誤傷對方,畢竟沒見趙靈臺練過劍。
趙靈臺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儘管放馬過來。”
許君嬌叱一聲,長劍一劃,使出一招“童子拜山”,刺了過去。
這一招,正是《靈臺七十二式》中的起手式。
此套劍法,乃是三位掌門花費數年功夫編纂而成,成為了劍派弟子的基礎必學。
趙靈臺見著,隨手一劍。
啪的!
重劍正拍在許君的劍鋒上,一剎那,許君幾乎感覺自己的劍要被拍得脫手而飛了。幸好她反應得快,緊緊握住,然後縮了回去。
趙靈臺搖搖頭:“太慢。”
許君道:“我是怕傷到你,才沒有用多少力氣。”
“我說過,儘管放馬過來。”
許君便不再說話,劍鋒一轉,嗤的一聲,第二招“仙人指路”使出,比起第一招來,要犀利得多了。
然而趙靈臺依然是輕描淡寫的一揮劍,輕鬆破解:“還是太慢。”
兩劍之後,許君知道趙靈臺是有真本事的了,便不再保留,全套劍法盡數施展,左左右右,上上下下,一招接著一招,連綿不斷地攻來。
啪啪啪!
但聽得乾脆利索的聲響不絕於耳,然後便是趙靈臺老氣橫秋般的點評:
“這個姿勢不對。”
“用點力呀。”
“哎,應該扭得再婉轉些……”
“快點,再快點!”
幸好旁邊無人,否則聽著,還以為有男女在此幹什麼苟且之事。
呼呼呼!
不知攻了多少劍,許君已經累得全身香汗淋漓,紅唇張開,大口喘著粗氣了。她停了下來,以劍拄地,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趙靈臺。
由始至終,趙靈臺就站在那兒,似乎半步都未曾移動過。
“你,你是怎麼做到的?”
許君問道。
怪不得趙靈臺不到學劍堂去了,以他當下的修為,可能都具備進入內門的資格了。
趙靈臺呵呵一笑:“你說呢?”
許君心頭仍有不小的疑惑:阿奴師叔是絕世高人不假,但趙靈臺才當多久的學徒,就能變得如斯厲害?
“難道阿奴師叔幫你醍醐灌頂了?”
忍不住脫口說道。
趙靈臺哭笑不得:“怎麼可能?你想哪裡去了?”
許君稍一細想,頓時臉紅,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常識上的錯誤:醍醐灌頂,可是建立在施法者做出巨大犧牲的基礎之上,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一般都不會有人做出如此選擇。
趙靈臺壓低聲音,悄悄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不要與別人說。”
聽說有秘密聽,少女頓時被勾起了興趣,下意識地走近兩步來,做傾聽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