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書第一週,感謝書友“刀刀”“初見”“911”“帝揚”“貓小”“青山遠”“星空”“405”“測試賬號”“浪子”“975”“460”“明白愛”“月歌”“衣山盡”等的慷慨打賞,一路有你,風雨同行!)
許君坐在水潭邊的一塊岩石上,雙手抱膝,怔怔地望著潭水出神。
她這個姿態很美,長髮盡數梳束而起,在頂上捆個丸子頭,從側面看,頸脖優雅,臉頰如玉。
趙靈臺乾咳一聲。
少女被驚動,站起身子,目光盈盈地望過來。
趙靈臺微笑道:“你好。”
許君眼眸掠過一絲疑惑之意,但還是很有禮儀地回了句:“你好。”
從趙靈臺的裝束,以及挑著的水桶,她已猜到這少年應該是招募過來的勞力工人。
不過這個勞力有些不同,別的人見到劍派弟子,都是遠遠站定,更不用說主動打招呼了。
“劍派好不好?”
趙靈臺又問了句。
“嗯,好。”
許君回答得很快。
趙靈臺卻不再說話,走到水邊,熟練地打了水,挑著,轉身離開。
望著他有些瘦削的背影,許君莫名覺得有些似曾相識,好生古怪,不過她可以肯定,自己從沒有見過對方的:
“有些莫名其妙呢……”
少女嘟起小嘴說了句,也不再停留,邁步上山,返回劍舍。
靈臺外門,跑馬圈地,佔地頗廣。從地形上,主要是把兩座本來位於靈臺主峰外邊的山嶺給開發了。
兩座山嶺,形態近似,一左一右,中間形成一道峽谷,看上去,像是一個門戶,透過之後,便是靈臺主峰,也就是內門所在。
山本無名,現在也起了名字,左靈峰,右臺峰。
許君入門,被分在了左靈峰中。而趙靈臺做事的地方,正在此峰之下。
左靈外門,有弟子四百餘人,比起右峰來,人數稍少一些;而左右外門,執管者為靈臺的兩位副掌門:江上寒與方下峰。
再加上一個掌門人林中流。
三者名字,有著規律,因為都是祖師爺趙靈臺賜的名。至於阿奴,他屬於例外,留著小名,沿用至今。
入門之後,許君很快便被傳授靈臺進階劍法。她天資卓越,學得很快,再加上出眾的容顏,不用幾天,便成為了左靈峰的焦點人物。
不得不承認,總有些人,天生自帶著光環。
也許,這本就是一種得天獨厚的天賦。
不過許君不喜熱鬧,少於言語,在氣質上,便增添了幾分清冷之意,讓人不好接近。
左靈峰上,井然有序,山頂是峰主和長老們的居所,到下一階梯,便屬於執事們的所在,再到山腰處,一間間劍舍星羅棋佈,每一間都是統一而獨立的,外門弟子便居住於此。
另外還有練劍場、學劍堂、劍譜閣、伙房食堂等建築,分佈在不同的位置。
大體上,左右兩峰的佈局大同小異,並無多少分別,而傳授的劍法,以及劍譜閣的藏書,也是一視同仁。
決定兩峰高低的,是門下弟子的修為。
為了互相交流,共同促進,每年八月,都會舉行一次比劍大會,表現優異者有機會被選拔進內門,成為內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