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不斷,求票不止!)
破曉時分,又下起了小雨,彷彿要為今天的告別增添幾分離愁。
行裝早已收拾完畢,東西不多,打包起來,就一個包袱而已。
靈臺劍派有規定,入門弟子,不管是權貴子弟也好,富家出身也好,一視同仁,到了山上,統一安排住宿,統一發放服飾,所以入門之際,只需帶些隨身物品即可。至於奴僕丫鬟之類,更是不能跟隨。
這個規矩,是趙靈臺定的,一直沿用至今,不曾更改過。
不過規矩之外,總有變化。一些豪門大族的父母,生怕自家孩兒受委屈,往往會派遣僕從前往,他們進不得山門,便在附近尋地住下,隨時等候差遣。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市鎮,叫做“靈臺鎮”。
靈臺鎮的存在,對於劍派並未造成什麼影響,門派自也不予取締,任由其發展,倒是一日比一日繁華起來了。
許老爺本也想如此,準備叫人到靈臺鎮買個房子,安排些人手過去,只要許君有什麼需求,告知一聲,隨傳隨到。
但這個想法被許君否決了,態度非常堅決。她雖然出身大富之家,但從不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千金,既入劍派,便守其規。
這是許君的態度。
此次入門,她帶的是供路上所用的兩套換洗衣服,一些吃的,以及幾件一直陪伴成長的小玩具——
對了,還有一隻小狗狗。
小狗的身份是她的靈寵,卻是可以帶到山門中去的。雖然這普通小狗,很可能會招致別人的嘲笑。
許君父母帶著下人,把女兒送到集合地點,又是一番囑咐後,這才依依不捨地告別回家。
作為這次隊伍的護送者,周廣恆與李婉兩人早便等候在此,而各個新人弟子陸續到來,沒有一個遲到的。
下著雨,各人都是穿著蓑衣,戴著斗笠。
揚州執事楊麟聰隨之來到,循例說了些場面話,等城門開了,諸人便翻身上馬,騎馬出城。
從揚州出發,抵達靈臺劍派,正常路程需要三天時間。
馬蹄霍霍,踐踏起地上的泥水,一路遠去。
等奔出十餘里地後,領首的周廣恆突然一勒韁繩,把馬停住。後面眾人紛紛讓馬停步下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周廣恆手執馬鞭,指向前方一個叉道路口,朗聲說道:“我們走右邊!”
一眾新手弟子聞聲,頗有些愕然,因為去往劍派最好也是最快的路線,應該是走正中的官道,怎麼改了?
周廣恆卻不解釋,改路屬於機密之事,由楊麟聰制定,主要是預防有人在半路設伏,因為收到風聲,恐有敵方勢力對劍派不利,可能會發動襲擊。
“走!”
周廣恆吆喝一聲,驅馬前行。眾人也不多問,紛紛趕馬跟隨。
許君的位置處於隊伍前列,僅落後於周廣恆,至於李婉,她負責殿後——整個隊伍的人員走位,其實是有一定的陣型佈置的。可攻可守,而修為尚淺的新人弟子則受保護於中段。
對於這個安排,李婉有些不滿,她看不得許君與周師兄靠得太近。不過這是楊麟聰親自佈置下來的,不能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