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陽有點臉紅了。
“這點確實是不太方便,總不能每天都是我一個入黨積極分子領著一群黨員同志學習,這聽著也不是這麼回事啊!”
王輕舟點點頭:“行,我知道了。除了這些還有別的困難嗎?”
陳露陽收起了笑容:“廠長,橡膠車間人手不夠,需要添人。”
“現在車間算我一共64個人,工人們要加班加點才能滿足小汽車減震器的供應。”
“這種情況一天兩天行,時間長了,別說人受不了,機器也受不了!”
車間工作的重點,一個是技術,一個就是人。
現在技術的事情解決了,就該去弄明白人的問題了。
車間需要增編!
論人數,橡膠車間算是機械廠里人數少的了。
換成陳父和金大奎的車間,車間人多的時候將近200人。
下一步車間要發展,還是得增進人數才行。
王輕舟反問:“你想要多少人手?”
陳露陽一臉誠懇:“給我100個人就行。我們車間地方小,人太多了裝不下。”
王輕舟差點把手裡的肥皂扔他臉上。
“100人?”
“我把機械廠直接改名橡膠車間得了唄?”
今年招工,機械廠全廠才招了不到100人。
這陳露陽倒是真敢獅子大開口,上來就說要100人。
陳露陽面露為難:“廠長,我就要幾個人,改名不太好吧?”
王輕舟懶得搭理他,問道:
“聽說你們車間實行黨小組管理,由四個黨小組組長分別輪值?”
陳露陽點頭承認。
這又不是什麼秘密,連他家老陳都知道車間的事兒。
“想法是不錯的,但是分出太多就有風險了。”
王輕舟若有若無的提醒了一句。
陳露陽瞬間明白意思。
機械廠這麼大的地界,王輕舟也就只安排了兩個副廠長,平時三個人開個會,基本上廠裡的大事小事就敲定了。
而橡膠車間區區幾十人的小車間被分出了四個組。
人越多、事越亂。
現在看著風平浪靜,以後也許就要狂風暴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