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門。
孫志剛、陳露陽和軍軍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看對方。
陳露陽有些忐忑:“姐夫,你不用出去送書吧?”
孫志剛無奈:“我送給收發室的田大爺,人家也看不懂啊。”
陳露陽小心解釋:“能看懂的,我每一句都做了標註和音譯,順著是能跟著順下來的。”
孫志剛:“露陽啊!咱們還是饒了田大爺吧。”
……
陳父攢了一輩子的錢,偶爾的零花錢也都扣扣搜搜的捨不得用,全都用在家庭上了。
陳母一天天操心柴米油鹽,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四瓣花,平時精打細算。
然而!
在知道自己兒子出書之後,
兩個人幾乎眼睛不眨的,拿著家裡的小小存款跑去省大買了幾十本英語書。
逮誰給誰發!
短短几天,
鍛造車間和食堂的工友同志們幾乎都快人手一本了。
幾乎半個工廠的人都知道老陳家的孩子,不僅上了報紙,現在竟然還能出書!
這番義舉有沒有帶動全廠同志的學習熱情,陳露陽不知道。
但是陳家小院對於英語的學習熱情,那是猶如鋪天蓋地的潮水,一浪賽過一浪!
陳玲玲和軍軍就算了,
就連許久不曾摸起書本的陳大志,現在也戴上眼鏡,時不常的就在家照著書上的英語來兩句。
好不容易又到了週末,
作家陳露陽揣著賺來的100元錢的稿費,拿著日用百貨產品展銷會的入場券,高高興興領著陳母、大姐、小玲和軍軍出門去日用百貨產品展銷會。
陳父和姐夫兩個人,一個忙著車間生產,一個要加班。
帶領陳家老少的重要任務就落在了陳露陽的肩上。
如果說,之前的全國機械重工展覽會是一場宣傳性展覽會,
那麼這次日用百貨產品展銷會就是一次貿易性展銷會了。
這次展銷會上,南方各省各市的小商品工廠全都帶著東西過來。
搪瓷杯、搪瓷盆、搪瓷盤子、手電筒、熊貓和小菊花香皂、按扣,口琴……
攤位是一個挨著一個,各種五顏六色、琳琅滿目的小商品擺在攤位上,簡直不知道有多熱鬧!
陳玲玲和軍軍第一次來這種地方,那真是眼睛看不夠的瞅。
“媽,姐,那塊有賣衣服的,咱們去瞅瞅啊!!”
陳玲玲興奮的指著前面賣衣服的攤位,搖著陳母的袖子撒嬌。
陳母和陳麗紅看見那些衣裳,也是一個個看亮了眼睛。
只是可惜軍軍對那些衣服不感興趣,
“老舅,他們說前面有賣玩具的,咱倆去看看玩具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