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露陽現在時間非常規律。
上午坐著翻譯完今天的資料,其餘的時間就用來研究看書。
週末,陳露陽拿著一週複習的資料和卷子,去省大找俞匯川補課。
到達省大的時候,
俞匯川已經早早坐在桌子旁等候。
“小陳老師,這幾本書是我從圖書館找來的,不知道對你的工作有沒有點幫助。”
郭強和俞匯川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材料學,天然橡膠這裡並不是他們的專業,能夠給陳露陽提供的幫助也很少。
所以,俞匯川便從圖書館借來了一些天然橡膠原理與加工的書,想著讓陳露陽看一看。
陳露陽嘆口氣,哭笑不得道:“我連高考物理和化學都沒學明白呢,結果現在看的書倒是一本比一本還專業。”
俞匯川沉默了半晌。
“小陳老師,我說話直,你別不愛聽。”
“學習要一步一步的打基礎,不能一蹴而就。這些書現在對你來說還有點早,當成興趣書看看還行,但要是想研究明白,甚至弄技術革新,恐怕有點難。”
搞研究哪是輕鬆的事兒?
如果看看基礎書,就能解決實際生產問題,帶來領域改革的話,那還需要學校和研究院幹什麼?
那但凡識字的,全都是科學家了。
“我知道。”陳露陽小聲嘆口氣。
論看書、論研究、論實際生產經驗。
橡膠廠的那些技術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不比他厲害?
他們這麼多年都沒徹底解決的問題,換成自己看兩天書就解決了,這話說出去連他自己都不信!
“我現在就想找找有沒有哪個研究院研究這些東西,看看能不能跟他們進行合作。”
看著陳露陽憂心忡忡的樣子,俞匯川道:
“要不然問問學校呢?也許學校裡有相關研究的課題……”
陳露陽想都不想的直接搖頭。
省大要是研究出這個課題,早就跟橡膠廠合作了,還能等到現在??
況且省大的優勢學科是力學、航天、材料和機械工程,根本就沒有橡膠技術。
就連圖書館裡關於橡膠工業的書都不多。
與其在學校這浪費時間,倒不如自己出去找出路了。
“可是祖國這麼大,研究所這麼多,你總不能每個地方跑吧?”
俞匯川不贊同陳露陽的態度。
“雖然學校目前這方面薄弱,但是各位老師平時參加學術交流會,也許能認識些專家也不一定。”
陳露陽輕輕搖搖頭,拿起桌子上的書,給俞匯川看上面的作者人名。
且不說省大的老師們是不是認識橡膠工藝的專家。
就算他們認識,也沒有這些寫書的作者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