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東虎回答:“《東方日報》是花海市的一家地方小報社。”
“他們的記者這次也來了全國機械重工展覽會,並且做了相關報道。”
“而其中足足有一整個大版面全是介紹咱們機械廠的小汽車的。”
於岸山詫異的看了傅東虎一眼,隨即開啟報紙。
只見東方日報的首版首頁寫著無比鮮明的標題:
《全國機械重工展覽會在省城舉辦,省機械廠小汽車一騎絕塵!》
整個版面,除了簡單介紹其他展覽會產品的資訊圖片以外,
密密麻麻全是關於機械廠小汽車的報道!
整個新聞稿寫的激情奮鬥又情感細膩。
不僅全方位介紹了小汽車的效能和優勢,甚至連機械廠“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奮鬥精神都做了深刻的解讀。
文字裡將機械廠工人奮鬥車間,精益求精,勇於開拓的精神進行了尤為強烈的宣傳。
哪怕是於岸山,看完了這片報道都忍不住猛拍桌子,喊了一聲:
“寫的好!”
於岸山仔細將這篇文章看了看,看了又看。
都說文字是看不見的武器。
別管是誰,但凡看見這篇文章,都會對機械廠小汽車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個記者是咱們朋友?”於岸山直接開口詢問。
報紙篇目有限,肯捨得拿出這麼大一片的版面專門來介紹機械廠小汽車,中間肯定有點人際關係!
傅東虎笑道:“這個記者是小陳的朋友。”
於岸山愣了一下:“小陳竟然還有當記者的朋友?!”
當下,傅東虎將當時採訪的具體情況跟於岸山做了個彙報。
於岸山聽的眼睛都瞪大了。
“……真是沒想到啊,小陳的朋友還挺多!”
“走,咱們把這個好訊息跟廠長做個彙報!”
於岸山樂呵呵的站起身,拿著訂單和報紙,領著傅東虎敲開了王輕舟的辦公室。
在看到報紙和訂單之後,王輕舟震驚又不放心的問了句:
“一下來了這麼多訂單,廠裡做的完嗎?”
於岸山沉吟:“只能建生產線,單憑工人手搓恐怕做不完。”
雖然廠裡的機械容量很大,但是造車這方面畢竟還不成熟。
大家一輛一輛慢慢幹,加班加點的趕工,短時間內造個五、六輛車完全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