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頭子拎著大公雞,弓腰駝背地從我們跟前走過。
我看見那隻大公雞的頭,足有正常男人的拳頭那麼大,那聳立著的大紅雞冠,顏色像血一樣豔麗。
老頭子拎著公雞走到了新娘子旁邊,與她並排著站立著。
隨後,坐在大紅喜字下方的女人,衝身旁的人說了一句什麼,那人點了點頭,對著眾人大聲說了一聲:
“新人到場,婚禮開始!”
聽到這裡,我才明白了,原來這是一場“冥婚”。
新娘是剛才從我身邊走過穿著大紅家人的女人,而新郎,是那隻公雞。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本鬼故事,那上面說,若是兒子突然因為某些原因去世了,如果還沒有成家,宗族就會為他舉辦一場冥婚。
新娘可以是死去的女子,也可以是活著的女人。
選擇死去的女子,不管對方死去了多長時間,只要過世的時候,跟他們的兒子歲數相當,那麼就選一個比較好的日子,把他們的屍體挖出來,再將兩人合葬。
而選擇活著的女人,這種家庭,就比較有錢了,得大戶人家才能這麼做。
女人嫁進來之後,照樣是少奶奶,享受一切該有的待遇,除了沒有丈夫陪伴,也沒有子嗣之外,跟別的少奶奶沒有任何區別。
在裡的描寫中,很多女孩兒都是被逼的。
但後來我在看了一些有關“冥婚”的紀律片,裡面說的卻是,一些窮人家的女孩兒,為了給家裡掙上一筆豐厚的嫁妝,讓親人們能吃得飽,都是自願選擇這樣的人生。
那個時候的人,誘惑少,也沒什麼電視劇電影看的。
這些女人嫁進來後,對什麼情情愛愛的東西,沒有過多的追去,能吃得起一碗飯,餓不死,而且還能穿上幾件面料不錯的衣服,就是她們最在意的東西了。
所以,對於選擇嫁給死人,選擇“冥婚”的女人們,其實真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可憐。
這種“冥婚”的過程,比較特殊。
選擇一隻大公雞,將它的眼睛矇住,替代新郎來給新娘子拜了堂。
在場的所有人,除了新娘跟那隻大公雞身上掛紅,其他的所有人,都必須身著素服,跟辦喪事沒什麼區別。
這一邊,新娘子跟大公雞拜了堂之後,就是正式的媳婦兒了。
從此衣食無憂。
拜堂的儀式,很簡單。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所有的婚禮,都會走這麼一個形式。那隻被蒙著腦袋的公雞,跟女人對拜了之後,她被兩個女僕簇擁著下去了。
那隻公雞,也跟著一併離開了。
當時新媳婦兒是不可能跟公雞入洞房的,那隻公雞最後的下場嘛,不知道是清燉還是紅燒了。
總之,它的使命是完成了。
我站在一旁,雖然不說話,心裡卻很驚奇。
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我什麼會在這裡,見識了一場“冥婚”?
再看周圍的人的打扮,和這大廳的建築風格,至少是一百多年前的樣子,現在這樣的房子,早就成了古建築圍起來參觀收門票了。
這些人,到底是什麼人,居然還會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