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木舟玩兒殭屍手遊,用光了手機電量。
他回西廂客房去拿充電器,把我一個人留在了姨奶奶的靈堂前。
站在姨奶奶的棺木前,我覺得有點兒冷。
打了個噴嚏後,我轉身往裡走。
看了看姨奶奶的畫像,我突然感覺她衝我笑起來的樣子,比剛才詭異了許多。
一陣風吹過來,靈堂前的火光在微微晃動,我縮了縮身子,將身上的衣服裹緊了一些後,便在旁邊的一張椅子前坐了下來。
溫度真的比剛才低了不少,夏日的夜晚,我竟然感覺到了冷。
再看那燭火,正在劇烈地左右晃動著。
我趕緊走近了燭火,用身子擋住了來風的地方。燭火的晃動微微小了些,我鬆了口氣。
這燭火就是香火,可不能斷了。
風俗這東西,該遵守的還是要遵,我們平凡人大都是寧可信其有,反正也沒什麼損失。
比如,開車的人,吃魚的時候不能親手把魚翻面。
翻了魚就會翻車。
開雞雜麵店的時候,但凡有人點藿香大鯽魚,我爸都會問客人開車嗎?
如果回答是要開車,我爸就會讓他們先吃魚的一面,但這一面吃完了,我爸親自上前,給他們翻到另一邊。
這個習慣,很多人不理解。
我爸卻一直堅持。
這雖然只是一個風俗,但我爸這樣做了,他會覺得心安。
我一開始也是嗤之以鼻,直到有一天,一件事兒的發生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天晚上,一男一女在我家麵店點了兩碗雞雜麵。
看著隔壁桌子上的藿香鯽魚,女人也想吃,於是男人就點了一份。
吃魚的時候,我爸看了一眼路邊停著的小轎車,問了一句:“這車,是你們的?”
“對!”女人點點頭:“我們是從省城過來玩兒的,從微博上看到有人介紹說你這裡不錯,就來嚐嚐味道。”
聽女人這麼說,我爸挺驕傲。
這幾年,網際網路自媒體相當的發達,很多食客來吃了之後,會把我家的店鋪分享到網路上。
大家互相宣傳,很快老唐雞雜麵,紅了起來。
雖然生意好了,我爸卻始終不忘初心。
每次看到有恩開車來吃,點的又是藿香大鯽魚,我爸便會上前,親自替他們翻魚,這習慣從未改變。
原本,這在網上已經成了一個看點。
很多人都感覺我爸的舉動很有趣,有些人還專門將我爸翻魚的動作錄下來,發發朋友圈什麼的。
可這一次,我爸正要給這對男女翻魚,卻被拒絕了。
那男人說:“今天是我們認識一百天的紀念日,所有的一切,我都必須為她親力親為……”
我爸跟他解釋,開車不能翻魚這事兒的禁忌可不能打破。
那男人聽了,很不屑地笑了笑。
女人也捂著嘴巴,似乎也在嘲弄我爸這種封建思想。
我爸還是執意想要替他們翻魚,那男人拿起筷子,飛快地就把那條大鯽魚翻了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