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林菲,在我看來其實都夠不上天后這個稱號,奈何當今夏語樂壇青黃不接,如果是神仙打架的八九十年代,她最多算一線!”
網路上的各種聲音,對“邊走邊唱”,以及宋到這幾首新歌來說,其實都是最好的宣傳。
第三期這幾首歌錄製完成後,菲揚樂章那邊第一時間就把音源上線到各大音樂平臺。
是不是天王不重要,反正這幾首歌一上線,資料就瘋了。
幾乎是在頃刻間,就衝上各大平臺前十。
然後一路高歌猛進。
這讓很多等著林菲《如願》力竭,打算發新歌嘗試一下衝榜的人,都滋生出一股絕望情緒。
……
“媽的,之前一個水擊三千就已經很讓人頭疼,啥歌都能寫,啥人都能捧,現在宋到又橫空出世,突然崛起,能不能給人留條活路啊?”
“不是,宋到怎麼比老母豬還高產?這麼年輕的人,創作沒有瓶頸是吧?”
“唉,真的無語,本來還想這個月發歌,點開大榜看一眼,那上還他麼全是菲揚系……”
很多一線,甚至一線以上的歌手,私底下全都怨聲載道。
其實更多的情緒,還是眼紅和嫉妒。
誰他麼敢相信,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竟然能在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把整個夏語樂壇的桌子都給掀了?
也將很多“歌手”身上的遮羞布,給狠狠撕扯下來。
裡面的醜陋不堪,完全藏不住了。
其實在林菲退圈兒之前,夏語樂壇就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流量歌手”。
比如王曉博,比如孫凱,這些年輕的當紅頂流其實就是在那段時間,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
在背後資本的推動下,在無數瘋狂粉絲的支援下,無論各大音樂平臺的榜單,還是各種線下的周邊產品,資料全都是那種炸裂級別的。
這種真正的頂流,甚至就連電影票房,都能讓粉絲無腦的衝出幾個億!
看見了一望無盡、綠油油韭菜地的資本徹底為此而瘋狂。
接連不斷推出新人,複製成功路數。
想要推出頂流難,但推出很紅的流量小生、小花,卻一點都不難。
隨便發幾首歌,隨便上幾個綜藝,參演幾部影視劇。
也就出來了。
儘管誰都清楚這場盛宴隨時可能結束,可是誰都不會先停手。
韭菜太多了!
割完一茬立馬就有新的長出來。
可隨著林菲復出爆紅,隨著孔曦、胡偉這種真正的歌手走紅,隨著宋到橫空出世……
被稱為“菲揚系”的這群人,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徹底殺瘋了。
完全打破夏語樂壇先前的平衡狀態。
這已經不是來攪局的。
這就是來掀桌子的!
現在回頭看當時針對林菲和宋到的那幾波攻擊,很多人都頓足捶胸。
——為什麼當時不能佈置更周密一點,徹底把他們給毀了啊?!
只可惜時代傳媒和星光娛樂都不給力。
想要玩陰的,卻陰溝裡翻了船。
到如今,很多人都將希望寄託在正封閉錄製,很快播出的“音樂·華夏”這檔大型音綜上。
期待著這群老牌天王天后,一線巨星,能夠打破菲揚系的神話。
對這些娛樂公司背後的資本來說,既然沒辦法繼續透過給觀眾喂屎的方式來撈錢,那就想辦法賣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