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傢伙們已經走了幾千年了,留下的牢籠終於也是不再牢固,那傢伙總算是能夠出來,而自己的死對頭也是死了兩千多年了,雖說聽聞他留下了一個巨大藏著力量的陵墓,但是隻要不是他親身降臨,老傢伙們又不在了,也不能維持這方世界的天地秩序,又還有什麼力量能夠組織他們兩個的聯手呢?
尹喜的氣息出現劇烈波動之後,力量消散的速度更快了,就在這時,他的師尊神像上,突然出現了四個大字。
因果自斷!
他頓時如同醍醐灌頂。
果然,他還是多慮了,這天地間,還有什麼,是他的師尊不能算到的呢,同時也打消了他許多年的困擾:為何師尊還在這方世界的時候為什麼不直接除了這兩個禍害,只是將他們封印起來,遺留至今?
原來,是天有定數,本來只是兩個人之間的因果,那畜牲非要參與進來,就只能陪著那傢伙一起被了斷因果吧。
他頓時心境重歸安定,氣息消散的的速度也變慢了下來。
在這場魂歸之戰中,他可是樞紐,什麼時候戰爭結束,他也就什麼時候跟著那些戰魂一起消散,而若是他提前消散,那那些戰魂也同樣的會消失。
長城之上,那持劍的威武將軍,看著騎兵的強勢戰績,很是滿意。
但是,他並沒有收起他的長劍,戰鼓聲依舊不停。
這便意味著,他們的戰爭還沒有結束。
在那威武的將軍胯下,憑空出現一匹威風凜凜的戰馬,而他周圍本來站立計程車兵,也是同樣騎在了戰馬之上。
一聲鼓,騎兵重新整頓陣容。
二聲鼓,所有士兵,包括那些弓箭手士兵和步兵們都是騎上了戰馬!
三聲鼓,威武將軍劍指蒼穹,一聲令下之後,萬馬奔騰。
他們的目標,是疆土之外!
大丈夫征戰在四方,開疆拓土,方顯男兒本色。
前世他們沒有能夠跨得更遠,封狼居胥,只是小小的一步,現在,他們有了更加偉大的目標。
漢族之士,最有血性!
哪有外夷屢次犯境不殺之理?屢次三番,忍一次是為了讓你反省一下自己的錯誤,既然屢教不改,那就只有等到鐵蹄踏入之時,才能讓他們徹底知曉自己的罪孽。
他們的征程,誓要真正實現馬蹄踏處皆是漢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如今,軍已興,矛戈已鋒,當如何?
自當馬踏四方!
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戰四方,好一個出征的日子。
在六朝古都,這裡是中原腹地,聯合軍們從四方圍來,若是當他們的步伐踏足這裡之後,便意味著,華夏族已不再!
但是,他們並沒有到達,因為,還有華夏國士兵們正在英勇抗戰。
這裡,曾是盛唐的都城,曾經的世界大都城。
某一處遺址,從地面之下竟是傳出馬的叫聲。
而後,地面猛然爆開,從中飛奔出二十四匹神駿,神駿之上,皆有身披戰袍的武將,魁梧無比,散發神光。
昭陵之地,有一石刻碑,此時也是大放光彩,那石刻之上的六騎也是漸漸有了色彩,等到全身都有了色彩之後,這六騎竟是直接從石刻中跳出,奔跑向剛才的二十四騎而去。
這六騎竟是起著帶頭作用,帶領著這二十四騎向著一個目標地跑去。
而在這些神駿之後,還有聲勢浩大的軍隊緊跟其後,有重騎兵和輕騎兵,卻是以步兵為多。
這些披甲的步兵,竟是速度能和這些騎兵相同,更為顯眼的是,他們手中持著的怪異大刀。
為首一人,虎背熊腰,極其魁梧,他身後計程車兵也是絲毫不差,他們就像是一群人形坦克,跟在騎兵身後。
此時的古都人,因為戰爭,皆是老幼婦孺沒有參加戰鬥,早已躲到了家中,鮮有躲入地下避難所的。
因為他們大致都知道,這場戰爭,華夏族基本沒法打,所以也不打算躲了,還不如就在家中坐著,即便死了,也是死在了自己的歸屬地。
橫空出世的古軍隊,在大街之上奔湧,氣勢恢宏磅礴,有好奇的人趴在家中的窗戶往街上看去,不禁激動而泣!
一些個老人,看著那騎兵身後虎背熊腰的持刀甲士,淚光婆娑,感嘆道:“此等氣勢,當真是所過之處,人馬俱裂,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