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第二艦隊鄭潮,從皮島處登陸,對清國發動進攻。”
“命令陸戰師邢朝喜,保持對遼陽城的壓力,待各路援軍陸續到達後,對清國發動最後一擊。”
“把幾道命令分別送出去吧!”
“是。”
曾遠巡轉身離開。
命令會重新謄抄,然後用上軍政司的大印,安排專人派往不同的地方。
“這一戰,我要徹底解決遼東之患。”
劉恆看著面前的遼東輿圖。
原本在他看來,想要滅清,最少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候,等到虎字旗準備充足,才好對清國發動雷霆一擊。
沒想到清國自己主動送上門來,幾次折損了太多的清軍,給了虎字旗解決清國這個禍患的機會。
漠南插漢部以東的部落,更早的收到了清軍大敗的訊息。
早在一些清兵騎兵從部落經過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預感到了不好,可隨著阿巴泰和幾萬清軍步卒全部覆滅,更是讓他們這些部落人人自危。
從一開始,他們選擇的就是清國。
現在清軍已經不足以對付虎字旗的兵馬,很多部落開始為自己部落的未來考慮。
其中這些部落中,喀爾喀五部經過當初後金的征討,炒花臺吉的死亡,喀爾喀五部已經徹底分裂,實力不足炒花臺吉在時的十之二三。
察哈爾部的各部落也是隨著林丹汗的西逃,從插漢河套一帶強大的部落,變得大貓小貓三兩隻,還都投靠了清國。
唯一一個較為完整,實力又足夠強大的就是科爾沁部。
科爾沁部從老怒的時候就開始與後金聯姻,到了清國,雙方更是透過姻親關係捆綁的十分緊。
科爾沁部也是由大大小小的部落組成,一些臺吉更是有著相同的祖先。
送走了逃回來的清軍那些騎兵,科爾沁部的首領奧巴臺吉立刻召集各部臺吉來他的蒙古包議事。
他雖然老了,也很少在插手部落中的事情,可他的威望卻是科爾沁部最高的一個人。
隨著他的召集,科爾沁部有資格參與議事的臺吉全部趕到了奧巴臺吉的蒙古包。
蒙古包內,奧巴臺吉坐在了中間的主位上,面前擺了一張矮桌,桌上放著酒壺和一些食物。
左右兩邊下首,各有一排並排齊放的矮桌。
這些矮桌後面都坐著一位臺吉,按照部落地位的高低,一直排到靠近蒙古包門口的位置。
“剛得到訊息,阿巴泰在前不久戰死了,跟隨在他身邊的幾萬清軍全軍覆沒。”
一上來,奧巴臺吉便把這個訊息告訴給了蒙古包內一眾臺吉。
“這,這是假訊息吧!”臺吉明安遲疑的說。
奧巴臺吉瞅了他一眼,說道:“你問問其他人,這個訊息是假的嗎?”
阿巴泰被虎字旗在哈喇河套一帶被全殲的訊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科爾沁部雖然距離哈喇河套遠一些,可這麼大的事情,早就傳遍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