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的隔離期為一個月,然後才會正式開始與艾瑞克斯進行協商。這一個月主要是為了讓地球人類有時間嘗試找到共識而預留的,大家其實都很清楚想要取得一致非常困難,但大家估摸著,一個月的時間無論如何也能形成意見基礎了吧。
計劃不如變化快,誰也沒想到會有其他外星人前來。艾瑞克斯提供的訊息立刻得到了航天中心的重視,並迅速向上彙報。地球上並沒有引力波雷達,甚至都沒有這個裝置的概念,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謹慎還是有的。因此在隔離的第二天,一套視訊會議系統就在生物實驗室內完成了架設。
“艾瑞克斯,這是我們航天中心的總指揮。”仲興看著液晶螢幕上一個個出現的人像,心裡很是緊張。參加視訊會議的人裡面,級別最低的就是航天中心總指揮了。雖然仲興也不是所有人都認識,但多看看新聞還是能認出大部分的。
“很高興來到地球,很高興見到你們。”艾瑞克斯每次說起地球這兩個字,心裡總有一樣的感覺。哪怕這顆星球的海陸分佈、文化與民族構成與自己的故鄉不同,只是提到地球兩個字就足夠勾起思鄉的哀愁。他稍微調整一下情緒,然後說道:“昨天我已經回答了大家整理的問題,今天這個計劃外的會議是為了突然出現的外星人吧?”
螢幕對面有人點頭,這就夠了。艾瑞克斯不等有人提問,直接將會議的節奏抓在手裡。“我是用一種叫做引力波雷達的技術對附近進行探測,可以發現超光速航行的星艦。具體的技術我就不展開講了,只說我對那艘星艦的判斷。”
他用掌心的金光構建出投影,將引力波雷達掃描到的情況展示給大家。那是一艘非常傳統的雪茄狀星艦,具有可摺疊的氣動控制面和亞光速用的太陽帆。這是一種中規中矩的設計,如果放在汽車領域,大概類似家庭用房車那樣,追求的是日常夠用經濟實惠。
“航行速度是衡量宇宙文明科技水平的硬指標。我來自其他銀河系,對這個銀河系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妄言整體科技水平有多高,只說一個大概感覺。它能夠進行曲速星際航行,肯定是比你們要強。但只是曲速的話,他們比我差遠了。”
“我有種感覺,他可能是來找我的,或者把你們當成我了。我正在讓我的星艦收集這個銀河系各個文明的情況,但這個需要時間。我是為了我的工程才來這個銀河系,如果不是地球,我根本不會與這個銀河系任何文明打交道。”
艾瑞克斯一邊侃侃而談,一邊觀察著視訊會議對面那些人的表情。透過微表情,艾瑞克斯知道自己在技術方面的講述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但並不是這些人關注的重點。他想了想,說道:“按照我的判斷,這傢伙不是為了毀滅而來,地球還是相對安全的。大約95%的可能性他是為了傳遞訊息,但很難會是什麼好訊息。”
這時,螢幕另一面有一位老者稍微抬手,直言不諱地打斷了艾瑞克斯的話,說道:“如果地球被其他外星文明毀滅,你是不是會覺得省去了工程方面的麻煩?你會不會坐視甚至推動那種情況發生?”
“第一個問題,對,是會省去我很大的麻煩。第二個問題,絕對不會。除了技術和工程組織上的計算之外,我還有驕傲。我討厭我做事情的時候別人指手畫腳或者橫加干涉,特別是在各個方面還不如我的人。因為我已經到地球了,所以地球要是毀滅,要麼是你們地球人自己乾的,要麼是我乾的,其他文明沒有資格。”
那名老者微微皺眉,顯然對這個回答不太滿意,但是他沒有生氣,可能還在他的接收範圍內。“艾瑞克斯,你的工程顯然嚴重影響了地球的發展程序。”
艾瑞克斯點點頭,大大方方承認下來。
“新的外星人出現,說明地球不僅被你影響,也將會被其他外星文明影響。從你一直想要為我們提供解決方案的舉動來看,我們可以認為這種外星影響總體上是不利的嗎?”
“風險比機遇大,因此可以認為總體上是不利的。”艾瑞克斯回答。
“為什麼?”
“為什麼……”艾瑞克斯聽到這個出乎意料的問題,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不是可以將答案簡單推到統計學結果上的一個問題,它的本質要更加深刻。為什麼?為什麼從屋子裡走出去,會被認為危險大於機遇?為什麼向外探索時,會讓人覺得危險大於機遇、總體上是不利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這種想法?
艾瑞克斯呆住了,他試圖從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中尋找答案,腦控體給他提供了海量的資料,但是他的大腦想到的卻只有兩個畫面:類人猿走出森林來到平原,探險家們披荊斬棘。
來自複合進化人那邊的知識告訴他:後發文明一路上都是艱險,如果不對它們監控和壓制,它們大機率就會毀滅。現在他就是一個標準的複合進化人,在告訴地球人,用一種知識、技術和工程能力上的驕傲態度說道:外面危險,與其他外星文明打交道弊大於利。
這時,即便有了所有維度空間的知識與力量,艾瑞克斯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突然笑了,然後撓撓頭,很坦誠的說道:“不好意思,我還真不知道。謝謝你幫我發現了一個未知的研究方向。我錯了,剛才那個問題應該這樣回答:每一步都是未知的,不可能有文明確定自己邁出一步前,已經能夠確保自身的安全。”
那名老人點點頭,眉頭稍微舒展開一點,說道:“感謝你的坦誠。現在我想和你討論一下你提到的幾種方案。”
“你們已經達成了共識?”艾瑞克斯表示驚訝。
老人搖搖頭,說道:“試想我們所有人坐在一條叫做地球的船上,飄蕩在宇宙這個巨大的海洋上,周圍風浪起,還有濃霧包裹,誰也不知道哪裡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取得共識基本不可能,也不符合效率。不瞞你說,之前我們的討論非常混亂,明年這個時候能夠找到一個公認的會議形式都不可能,就不要說取得共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