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江東戶口百萬,折損這兩萬兵馬,倒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只是現下士氣受挫,軍中奸細又未能查明,此時確實不宜再戰。”
“伯符,我也以為不如先撤回柴桑,待肅清內奸,從江東再增調兵馬後,我們再攻江夏不遲。”
周瑜也不得不接受現實,忍辱負重選擇退兵。
孫策雖霸道狂傲,卻並非不知進退的匹夫,仗打到了這份上,又豈會不知大勢已去。
只是,退兵也需要一個臺階,要退得有面子才行。
魯肅和周瑜的話,則等於給他搭了一個臺階。
“就依爾等所請,暫且退兵回柴桑吧!”
“吾就讓大耳賊竊占荊州幾日,待吾從江東增調了兵馬戰船,必會再入荊州,與大耳賊決一死戰!”
孫策終究還是選擇了退兵。
所有人都長鬆了一口氣。
於是當天晚上,孫策便率兩萬殘兵敗將,分從水陸向柴桑方向疾退而去。
翌日,樊口水營,已是人去樓空,一片狼藉。
黃昏時分,劉軍戰船渡江,兵不血刃進佔樊口。
殘陽西斜之時,劉備也乘船過江,登上了樊口敵營。
“孫策雖敗走柴桑,但必不甘心荊州就此為主公所得,早晚必會調集人馬,再犯我荊州。”
“我們不能給他恢復元氣的機會,待主公安撫過民心,州郡要害皆委派了可靠的賢能之士執掌後,當儘快揮師東進,先取柴桑再下江東!”
“這便叫趁敵病,要敵命。”
蕭方陪著老劉一路上岸,口中邊為老劉謀劃著攻取江東的方略。
劉備深以為然,當即便叫蕭方再列一份名錄,舉薦江夏郡與荊南四郡的賢能之士,盡皆量才錄用,委以重任。
“啟稟主公,有一年輕文士從下游而來,聲稱與主公有一面之緣,有機密之事,想要單獨拜見主公。”
正商議之時,忽有親衛來報。
年輕文士,從下游而來,還有一面之緣?
劉備心生狐疑,不由看向了蕭方。
蕭方思緒一轉,心中已猜到了幾分,便叫劉備先見一見這人再說。
於是劉備便回往大帳,將旁人屏退,只留下了蕭方,以及許褚和陳到兩員護衛統領。
須臾。
一名頭戴斗笠的黑衣男子,帶著一身神秘步入了帳中。
深吸一口氣後,黑衣男子緩緩將遮面的斗笠卸下。
當劉備認出那人時,臉色驀然一變。
一旁侍立的許褚,立時勃然大怒,罵道:
“你個狗東西,你好大的膽子,竟然還敢回來找死!”
說著便拔劍出鞘,就要取那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