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劉林回過頭,看到自己年幼的兒子,他才五六歲,手中尚捏著一個“鞉”(táo),此物如鼓而小,有柄,兩耳,持其柄而搖之,則旁耳還自擊,便是後世的撥浪鼓,事到如今還拿著,可見是最喜歡的玩具。
這孩子年紀小,被叢臺下的喊殺聲所嚇,畏懼父親面上不敢哭,下面卻忍不住尿了出來,熱乎乎流了一灘,這一幕激怒了劉林,頓時罵道:“高皇帝和敬肅王,怎會有你這樣膽小的子孫?“
言罷竟然伸手將他拽到前頭,親手將幼子拎起,往外一推,從十多丈高的牆上一推而下!臺上只剩下孩子母親的哀嚎痛哭。
遠遠看去,那孩子一身素服往下墜落,城下的部隊只當是什麼守城器械,連忙後退,露出了一片空地。隨著落地的聲響,慘叫戛然而止,轉眼一看,卻是鬟發稚童摔死於地,鮮血一點點擴散,手中還捏著他的撥浪鼓……
接下來,讓攻城者永世難忘的一幕出現了,在劉林這大宗之主的勒令下,一個又一個趙劉的孩子被殘忍推攮而下,倒是魏軍在片刻愣神後,接到了第五倫的命令。
“將旗幟鋪開,在牆根接住他們!”
詭異的一幕出現,絕望的劉林認為漢趙既亡,享受了百多年好處的劉姓就再無生存的資格,開始屠戮自己的宗族。作為敵人的魏軍卻出於某種惻隱之心,開始救助被推下叢臺的孩子。
先前被第五倫封為白耳伯的中山靖王之後劉建也被派去高臺對面喊話:“魏王有詔,只誅劉林、李能二人,其餘人等,不論是何姓氏,皆可赦為庶民!”
皇室王室,宗法血緣紐帶極強,小宗平素都在劉林這大宗族長面前唯唯諾諾,直到今日生死關頭,當劉林瘋狂地要所有人死戰,還要奪走孩子,讓他們先一步“殉漢”時,終於有人爆發了反抗。
哪怕樹根朽壞,但枝葉,亦有活下去的慾望啊!
有了第一個人拒絕,就有第二個,叢臺之上爆發了內亂,廝殺中,李能被殺,劉林衛士盡死,而他還被不想死的親眷們用戈矛頂著,逼到了叢臺邊緣。
他們還是沒膽子直接砍劉林的頭顱,只隨著宗族眾人集體推攮,劉林失足從臺上跌落而下!
劉林頭朝下,地面陡然靠近,就像在邯鄲這個受詛咒的地方,奇蹟般持續了七代人的趙漢社稷一般,疾速隕落,最後在一片血色中徹底終結,摔得腦漿迸裂!
等魏王駕臨叢臺時,臺上臺下皆是一片血汙,屍體也被抬走,只在那血中,還有一個孩童玩的撥浪鼓落下。
第五倫將其撿起,久久無言,卻又見趙劉剩下的數百人匍匐在叢臺下,頭低低垂著,其中還有不少孩童,只不知他們抬起頭時,目光之中,究竟是得以活命的僥倖多些,還是亡國的仇恨多些?
司直黃長過來請命:”大王,這些趙劉後裔如何處置?“
今日見劉林如此瘋狂,黃長害怕留有後患,想要替魏王將趙劉斬草除根,髒了他的手也無妨,為人臣子,就要有這種自覺!
但第五倫卻道:“餘既然說只誅劉林,就說到做到,妥善安置在大城,留他們性命。”
光一個河北,除了趙劉,還有真定劉、常山劉、中山劉、河間劉、廣川劉、廣陽劉等,加起來十幾萬,想消滅仇恨?殺得完麼?
“昔日劉邦滅田氏兄弟,卻留下了後裔,遷入關中,為第一到第八,往後就依照其例,拆散開來,往後送去各郡吧。”
“但就是漢高放過的田王子孫,如今要來滅了漢家啊。”黃長依然憂心忡忡,出言提醒。
第五倫卻道:“漢家非亡於王莽,亦非亡於第五,而是亡於自身衰朽,若漢道尚昌,王莽只能一輩子做周公,我說不定也是治世能臣呢!”
王權沒有永恆,只要還是華夏內戰,幾百年後是亡於張三還是劉四,重要麼?到時候,伍氏子孫該跪就跪,千萬別搞什麼舉族自殺以殉社稷。
第五倫登上了叢臺,遠眺趙地。
他手中的撥浪鼓仍在,血染了掌,但沒浸到手肘,第五倫也不在意,只輕輕搖動,讓它在風中噹噹作響,彷彿是在祭奠無辜的亡魂,又似是在慶祝勝利。
“邯鄲只是開胃菜,讓將士磨一磨牙,真正的大餐,還是那匹‘銅馬’!”